黔西电厂 王麒龙
早上起床,打开窗户,微微的寒意扑面而来,这一刻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秋天的早晨,很少像夏天一样拥有炽烈的晨光,往往是一抹阳光淡淡的撒在大地上;秋天的早晨往往带着昨晚夜里的余凉,也正是这股淡淡的凉意,让这个早晨显得格外的清爽;空中偶尔传来的鸟声,衬托的这个早晨格外的宁静,这一切都是如此,祥和美好。
推开房门,站在阳台上,微风一阵阵的抚过我的脸庞。秋天的风,不像冬天的风,那样凛冽,也不像春天的风温煦。秋天的风,它有些许的萧瑟,带着微微的寒意。当秋风从我们身旁吹过,周围的空气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悄悄“激活”,深吸一口气,就能感觉到秋天特有的“清新”和“新鲜”。身上的懒意,随着秋风的吹拂,随着风一起逐渐的消逝。
我趁着这股劲儿,拿了件外套,想着难得碰上休息日,便去外面走一走。九月是初秋,也是开学的季节。刚走出楼,就碰上一群小孩背着书包,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新学期的到来。而在另一边,在夏日里那些树上还泛着青的果实,也开始变红了。自古以来,人们谈起秋来,常常都跟“悲”密切联系,久而久之,“悲秋”成为了大家常用之词。而今早这幅欢快的场景,让我脑海中“悲秋”二字一扫而去。秋天是收获的开始,万事万物其实都在此刻在另一种方式获得自己的新生。这让我回想起在外婆家的秋天,泛红的石榴、金黄的稻子、微红的枫叶,这些构成了秋天最美好的标记。每种事物都在不同的季节,获得不同的新生。我们常常在为秋叶的凋落、秋花的衰败而悲伤,但也有诗人曾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万事万物都会有变化,看似他们是消逝,只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间。
“悲秋”一直是大部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在形容秋天时的辞调,但亦有古人有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四季变换是人间常态,悲与不悲,其实都在人们的一念之间。秋日也有着属于他的别样韵味,也待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它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