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邓世敏 日期:21.09.01
“嗡嗡嗡”......
半夜了,金能工贸燃料部何世驹被耳边讨厌的蚊子声吵醒,纸糊的窗户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开灯一看,他的身上、腿上已被叮了无数个红疙瘩,红肿了一大片,注定又是个无眠的夜。其实这只是他驻矿以来很平常的一个夜晚。
受煤炭市场影响,自五月份以来,金能工贸来煤情况一直不好,公司已经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为了防止绥阳境内的煤炭高价外销,公司联系地方政府解决燃“眉”难题,决定派人驻守绥阳县各煤矿,掌握各煤矿的生产情况及发煤情况。接到命令后,公司燃料部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将驻守工作承担下来,于是,燃料部决定从班组及管理人员中紧急抽调几个人去完成这个使命,这个消息在燃料部内部传开,大家积极地主动请缨,最后胥冬明、何世驹、李林和李松壮列入确定名单,由他们进驻到绥阳县镜内的煤矿去完成这项工作任务。
他们驻煤矿后不久,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贺宇在燃料分工会人员陪同下去慰问和看望他们,去往驻矿点的车在崎岖的县道上盘旋,明明是绥阳县境内的地方,我们的车却开了近两个小时。
来到某煤矿的办公楼,环境很简陋,办公楼的四周都是山,山上全是茂密的树林,我们开玩笑地问煤矿的工作人员,“这山上会不会有野兽?”工作人员笑笑说:“那可真有哟,以前经常会有野猪跑到村里来。”过了好一会,才看到从现场叫回来的当日在岗人员李林,大家都很关心他们的吃住情况,有没有不习惯的地方,李林简短而坚定的回答:“没有什么困难,条件虽然坚苦,但还能克服”。
为李林送上一些水果和日用品后,我们踏上了第二站,前住另一家煤矿,当天在岗的是燃料部现场专责胥冬明。
来到目的地后没有看到他,听说他还在发煤现场忙着,等到煤矿的煤将近发完,才见胥冬明回到宿舍,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寝室,很简陋,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桌子,还有一个简约的挂衣架,没有饮水机,只能随身携带饮用水,如果想喝茶,就只能自带水杯,到矿上别的办公室去接开水。房间里没有卫生间,要上厕所,就得到楼下的公共卫生间,窗户没有窗帘,他们自己用报纸粘上遮阳、遮光,一张木板床上垫了一床薄薄的棉絮,我光坐在上都觉得咯得慌,他却笑着调侃说:“年纪大了,睡硬板床对腰好”。吃的也很简单,两素一晕一个汤,胥冬明却说:“还好了,起码还能吃到肉,这已经算美味了,这里没有小店也没有餐馆,如果错过饭点,就只能饿着肚子。”早餐更是没有什么吃的,只能自己到食堂用汤锅煮面吃,天天如此,偶尔不想吃了,就自带的面包、饼干或是方便面对付一顿。当问起他有什么需要公司或部门协调解决的,他笑笑说:“晚上,这里的蚊子很毒,全是那种又毒又大的尖嘴蚊,咬上一口,身上会起一大遍红疙瘩,奇痒无比,感觉像中毒了一样,你们下次上来的时候如果方便就给我们带点蚊香。”
据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清楚地了解煤矿每天的出煤量,在他们的磅房守着,记下每一辆运煤车的车牌号,总共外发了多少辆煤车,然后跟公司燃料部现场联系,确保这些煤都运输到我们公司了。说起来很简单,但他们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从寝室到磅房,到出矿口,再到装车点,来回几公里的路,他们每天几乎是步行,一天下来,微信运动总居朋友圈首位。还要特别细心和有耐性,有时候在磅房一待就是一早上,连上厕所都得小跑着快速解决,生怕错过一车煤了。
最让公司领导担心的是驻矿人员的安全问题,说实话,我们这一举措站在煤矿方的角度是很反对的,目前煤炭市场紧张,如果不是县政府协调,与我们签订了长协合同,允许他们对外销售的话,他们的利润肯定要高很多,所以驻矿人员的身份就变得有些和矿方对立。公司领导经常叮嘱他们一定不能与矿方、驾驶员发生冲突。还有更担心的,那就是廉政安全,如果矿方用高利益诱惑我们的驻矿人员,那对我们公司也会非常不利,所以在强调人身安全的同时,也时刻为他们敲响警钟,务必守住底线,不该拿的决不能拿,时刻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示。
往后的日子,金能工贸的公路上,煤车又排成了一条“长龙”,大家都松了口气。但煤炭市场依然紧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驻矿人员仍然在坚守着岗位,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