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电厂 杜合鑫
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这片土地充满一派繁忙的气息,在外奔波的人回到家中,卸下疲惫,忙里偷闲放松自己,而听音乐则成为很多人的不二之选。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传递感情的“艺术语言”,相同的音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和倾听者不同的心境中,能产生不一样的共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在夜里顺着风声挽住了夜笛,心中故乡的炊烟袅袅升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指尖舞,如同疾风骤雨,小弦来回勾勒,如同有人窃窃交谈。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技艺高超、神秘细腻的鼓琴女,也让我们为变幻莫测和反转悠扬的音乐所震撼,音乐仿佛有语言,音乐仿佛会说话!在遥远的过去,一大批的杰出音乐丰富了那段岁月。一怒摔琴为知己,挚友一去终不弹,故此有了高山流水。更有《梅花三弄》、《阳春白雪》、《平沙落雁》等名曲惊艳了那个时代。
音乐有力量,音乐不仅能使我们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在黑暗的岁月里,它还是一道光、一声呼喊、一丝希望。十四年抗战,诞生了多少经典歌曲。有的温婉柔情,寄托着对家国的思念担忧,有的慷慨激昂,唱出对敌人的国恨家仇。它们响彻在神州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中。
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的《松花江上》,诞生于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后,这首曲子唱出了东北人民以至全国人民对于日军在东北犯下泯灭人性的滔天罪行的悲愤情怀。亦或是《义勇军进行曲》和《大刀进行曲》这样振奋激昂歌曲,鼓舞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前赴后继地奔向战场,怀着必胜的信心,将中国人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响彻世界。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一样的使命,音乐它能激发人的斗志,它能凝聚人民的信念,它能衍生必胜的信心,真正的音乐它有力量!
时至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大多是歌唱人民幸福安康、人民生活有希望,其实一样沁人心脾。我想如果那些抗日名曲的作者们可以的话,他们也希望自己谱写的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曲子……
先人的血滋养了大地,所以我们的家园美丽,先人的呐喊熄灭了枪火,所以我们的国家安定,先人的后辈记录了他们的战歌谱写了他们的传奇,所以国恨家仇从不忘。
对于我们来说,越是安稳,就越要居安思危。而今音乐更多的作为我们的一种精神享受,当我们聆听一首悠扬的古曲,我们应当想着怎样去学习和传承历史音乐文化;当我们正在聆听一首高亢的抗战歌曲,我们应当想着要去铭记历史和感恩先辈;当我们正在忙里偷闲聆听一首欢快的歌曲时,请振作精神,充满活力,努力奋斗。我想这才是音乐想传递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