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刘春春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有人疯狂,有人安宁;有人追逐,有人停驻;有人微笑;有人悲伤。有的人告诉我要快,时间不等人,出名要趁早;有的人告诉我要慢,十年磨一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却想,如小马过河一样,听人千言万语,不如涉水一趟,不管快慢,我要走到自己的节奏。
我要快,快在律己律心,自觉行动。
数年前,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这样一段有意思的时评:如果每个人都能说到做到,这个世界上将至少多出一半成就斐然的伟人。我们都期望着做事能够有一日千里的效率,但显然现实情况不容我们突破桎梏。后来,我才知道,我想要快,但是如鹰搏击长空,也需要风的力量,对我来说,这阵风就是我的自觉心。
文坛巨擘萧伯纳曾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写道:“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一个自觉又自律的人,能够将思想与行动完美结合起来,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半功倍。在我看来,人的自觉,是一切行动的思想伊始。首先,要有做一件事情的自觉性,其次要有做好一件事情的自觉性。因为,想做什么事情,就要先有要做好这件事情的自觉,才能落实到立刻的行动上,快不是庸庸碌碌,而是自觉与自律的结合,让事情效率提高。
我要慢,慢在扎实沉淀,涓滴成海。
如同静待一朵花开,这世上还有很多是急不得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日复一日的沉淀,方才能够垒土成山。爱因斯坦有一场著名的演讲——“内在驱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力。上学时,班上有一个同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穿着朴素,却十分舍得买书,古今中外的书籍都看了许多。有一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谁知道它的上一句?”马上就有调皮的同学起哄:“何必单恋一枝花。”只有他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用不大的声音说:“上一句是枝上柳绵吹又少。”语文老师惊讶地赞叹:“我以为班上不会有同学知道,这位同学的课外阅读很广泛,不错!”听说他成为了一名编辑,每日和他喜欢的文字打交道。
热爱,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原因。其实自律是个伪命题,真正的自律不是对自己有所约束,而是乐在其中,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把道理落实到实践之中。它让你无视荆棘、风雨无阻地奔赴千里;它让你无悔华发、燃烧青春地坚守一生;它让你舍弃一切、牺牲所有地无悔选择,至死方休。
我要既快且慢,找到自己的节奏,过有张有弛的虚线生活。
几年前,成功学大行其道,鸡血式努力被奉为圭臬。准备考试的人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做销售工作的人说:“不疯魔,不成活!”。到了今日,“内卷”、“鸡娃”等新名词再一次代表着当下的尖锐问题浮出水面。可是,我想说,我不是一匹不停奔跑也不会疲累的骏马,我只想过“虚线”生活。
完成一项庞杂的事务后,我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看一场电影或者饱餐一顿美食。当心神沉浸许久之后,也需要适当地松懈一下。我很清楚,我不是一个“古仁人”,不能够常备不怠、日日紧绷,就像是橡皮筋,如果绷紧的时间长了也会失去弹性。记得年轻时,我喜欢列计划,每一天的事务划分到分钟,塞得满满当当。但是我只看到了时间的分配,忽略了我作为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并非是有时间就有精力,我们要允许“浪费时间”,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无意义但是能让自己精神得到好好休息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很快满血复活,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地做好自己的计划。
直线太累,空白太空虚,所以,我想像一条虚线一样生活,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并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到借口。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蓄力,枕戈待旦未必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反而是张弛有道,让我们能够向前走得更远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