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毕节市能源局率乌江能源、华能集团、华润集团、大唐集团、广东能源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贵州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等37家央企及新能源企业代表到威宁能源公司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观摩调研,听取企业生产经营理念、运维管理情况以及“农光互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情况介绍。

观摩团来到仙水窝电站集控室,详细了解电站生产运营情况,听取电站建设管理及智能化建设工作介绍,查看电站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应用示范。在电站升压区,观摩团查看光伏设备管理和光伏送出通道建设,了解电力送出和供应情况,对电站高效运维和智能化管控水平作出肯定评价。在电站光伏区,实地了解光伏阵列设置、《光伏温差复合发电系统》科技项目试点情况,查看电站种植农作物,就“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应用情况进行交流。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观摩团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议,看的认真、问的仔细、谈的深入。随后在威宁县政府召开毕节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座谈会,通报全市新能源产业及威宁县新能源产业项目推进情况,探讨绿色能源发展前景。
“农光互补”是指在土地上方建设高支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农作物,在土地使用性质不改变的情况下,农民不仅可以取得土地租赁收入、合作社分红,还增加了农村就业机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山地农光互补电站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土地综合利用收益多样化、受益者更广、企业参与积极性高等优势,具有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
作为在威宁县最大的新能源企业,贵州金元威宁能源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立足自身特点和行业优势,积极推进山地“农光互补”发电项目,通过开展农光互补项目实施的契机,以租用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出不适宜耕种的荒地,在上方安装支架搭建光伏电池板,对荒地进行改良。目前已建成“农光互补”电站29座,完成粮食化作物耕种12500余亩,有效实现了百姓、政府、企业三方共赢,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2022年,“农光互补”实践案例在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七家单位组办的“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最佳减贫案例奖。夏家坪子食用菌基地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一地两用”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通讯员 刘大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