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徐紫沁
烈日当空,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汽轮机检修车间,我们汗流浃背,谨慎地操作着手中的设备。
“一二三,拉”,我们正在为4号汽轮发电机组进行一次全面的“会诊治疗”,拆卸、检查、修理、安装,这好似一场革命,没有一个人敢懈怠。作为一名行车司机,我努力坚守着我的岗位,我与我的行车相互配合,在这场特殊战斗中慢慢磨合、共同成长。
熟能生巧,与时间赛跑
A修对生产一线来说是一件大事,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各岗位闻令而动,我与我的行车也加入了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为检修现场吊运设备是我的主要工作,刚开始接触这项任务时,我经历了不少的困难和挫折。
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操作下,我的操作从摇摇晃晃到平稳运输、从不停调整到快速精准,学会了如何根据重物的形状、重量和吊运路线来调整行车的速度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总结、无数次重来,我对行车的抓力、称重等更加了解,在后续的吊运中确保精准无误、平稳进行,在紧张的A修时间进度下。当看到现场需要的每一个物品都被快速、安全、精准地运输到现场,我明白了这就是我的价值。
精准到位,与技术较量
过硬的技术永远是取得现场胜利的一大法宝,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知识、练习技术,掌握一门技能的原因。在检修部门,不管走到哪里,师傅们总是会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掌握一门让自己能够发挥作用、创造价值的技术,参与4号汽轮发电机组A修,我愈发有感触。
闷热的天气、紧凑的节奏让A修现场的工作气氛变得紧张、严肃,保持平稳、准确运输到位是行车司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在狭窄的空间里,在高速运转的设备之间,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精准操控行车,确保重物安全、平稳地到达目的地。每一次的吊运,都像是在进行一场高难度的舞蹈,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每一次的吊运都不允许出现差错,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松任何一次操作。
每天汗水都会浸透我们的厂服,与我们共同与面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搏斗,一名行车司机、一名起重指挥、以及各组的组长和组员们,都在用手中的工作,展现自己的技术,确保大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团结一致,汇聚巨大合力
4号汽轮发电机组的组装成功,意味着我们A修即将结束,4号汽轮发电机组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我们A修圆满收官,而这个阶段性的大事件取得成功,确实是我们无数一线工人夜以继日,共同奋斗换来的。
“大修期间,请大家自觉协调好时间,全力投入……”这句话至今还回响在我耳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干中学、学中干,我们的A修不就是生动成功的实践案例吗?我的行车技术也是在这样一场场检修实践中锻炼提升的。
“孤雁难飞,孤掌难鸣。”A修的顺利开展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曾经我妄自菲薄认为的自己只是开一个小行车,技术是否精湛不影响现场,对现场也是可有可无,当参与、融入、担责后,我才明白,再小的岗位、再小的能力,汇聚到一支强大的队伍中,通过努力,也能散发夺目的光彩。
当看到布满汗渍的厂服,当路过到4号汽轮发电机,当摸到与我一起奋斗的行车,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油然而生,这就是我们一起打下的天下。
未来,我将继续发扬“熟能生巧”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做到更加熟练、更加精准;我会始终牢记平稳前进的原则,确保每一次的操作都万无一失;我会更加珍惜团队的力量,与同事们携手共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号汽轮发电机组A修虽然已经结束,但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种敬业精神和拼搏态度,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能够勇往直前,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