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电厂 彭华华
风敛起了时光的裙角,吹起琐碎的流年,把落日下的父亲留在了风中。晚风吹起,发间的银丝是父亲的诗,生活便是父亲诗的墨汁,略显浓重。父亲诗里的每字每句,一笔一划都是他努力写出来的。或许,“匆匆”永远是父亲诗的主体。在我的心中,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为我们的成长撑起了一片天地。
常言道:“父爱如山海,遮风亦挡雨。”父亲很少用言语来表达对子女的爱,但却无不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它不仅仅是一种对个人成就的期望,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期许。
在父亲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钱去上学。因此父亲很重视对我们的文化教育。无论家里的经济条件多么困难,也始终坚持供我们读书。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就是一个全能高手。砌砖,骑车,布线,修电器……无所不能。他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理论的学习,但却懂得很多。
时光回溯,恍惚间我又回到了上小学时的情景。每一次作业得到A或A+,父亲都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父亲也会让我们自己挑一个喜欢的东西,然后给我们买。这在现在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那个时候却极大的鼓舞了我,同时也激起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诚然,心里是很佩服父亲的。父亲结婚时,年纪还没有现在的我大,小小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在那个经济并不富足的年代,他撑起了一片天,度过了那个困难的阶段。
时间不语,悄无声息的流逝着。如今我从学校毕业出来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回想这一路走来,真的很感谢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外在成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父母这一路上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发间的银丝也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每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父亲的背影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父亲和绝大多数人的父亲一样,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我的心中,他却是那么伟大的存在。父亲的爱,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他或许严厉,但背后却藏着无尽的温柔。就像蔷薇花丛中的小小爱意,虽不张扬,却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心中。或许,我无法用这短短的文字描述父亲对子女的爱,那样可能有些轻率。时光总将会逝去,但父亲写的散文诗却永远留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