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能源公司 何威
黔西南的春风总爱绕着山峦俏皮地转个弯,于是兴义万峰林的油菜花,便比别处早半个月绽放出盎然的生机。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我踩着湿润的田埂向高处缓缓走去,忽然间,峰林之间漏出几缕金箔似的阳光,宛如大自然不经意间洒下的碎金。转过山嘴的那一刻,整片山谷仿佛被谁轻轻掀开了金线织就的华丽盖头,层层叠叠的梯田顺着喀斯特峰丛的褶皱舒展蔓延,油菜花正以泼墨般的气势漫过青灰色的岩石,将天地缝合成一幅绚烂无比的织锦,让人忍不住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样如诗如画的场景,在贵州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安顺龙宫镇的花田,就像一首立体的诗行,顺着山势跌宕起伏,每一个山头都仿佛披着缀满阳光的华丽锦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去年清明回老家,车子经过肇兴侗寨时,只见寨子旁的皮林村将油菜花种成了独特的图腾:彩色的油菜花巧妙地拼出鼓楼的轮廓,身着百鸟衣的姑娘在花径上轻盈漫步,裙摆翻飞之间,恍惚让人看见祖母年轻时在鼓楼下专注刺绣的身影,时光仿佛在此刻悄然定格。
侗家人亲切地把油菜花称作“春天的银匠”,这个充满诗意的称呼里,饱含着他们对油菜花的深厚情感。记得儿时跟着阿爸去寨脚的“腊汉”地播种,黑黝黝的泥土混合着油菜籽的清香,钻进指甲缝里,也钻进了童年的记忆深处。秋收后种下的油菜苗,经过霜雪的淬炼,到了开春便蹭蹭地往上长,长得比人还高。花谢结荚的时候,阿妈会精心挑选最饱满的菜籽去榨油,那琥珀色的菜油淋在酸汤鱼上,整个木楼都飘着阳光般温暖而醇厚的滋味,那是家的味道,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温暖。
前些日子在洪州镇,遇见了返乡青年小姚。他蹲在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边,认真地数着穗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去年政府发放了良种,合作社还教了移栽技术,百亩花田竟然赚了四万块。“城里人来看花,我们就把侗族大歌、芦笙舞演给他们看。”他笑着扯下一片菜叶,熟练地卷成哨子,吹出的调子清脆悦耳,惊起花间的白鹭,扑棱棱地掠过金色的波浪,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田园画卷。
暮色渐渐漫过四寨村,我在公路边的民宿里歇脚。老板端出新酿的刺梨酒,热情地说起油菜花节后游客爆满的情景:“他们举着手机拍梯田,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山水。”窗外,雨丝斜斜地飞舞,打湿了吊脚楼的雕花木窗,却让油菜花洗得愈发鲜亮。那些金灿灿的花朵在雨中倔强地仰着头,仿佛在诉说着山民的坚韧与不屈,让我不禁想起阿公常说的话:“油菜籽要榨三遍油,人也要经三回火。”这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今,走在贵阳的街头,常常能看见花店摆着迷你的油菜花束。那些被城市灯光浸润的金黄,虽然也美丽,却终究少了故乡山野里的那份恣意与洒脱。贵州的山,是大地竖起的琴弦,而油菜花,便是春风谱写的动人歌谣,每一个音符里,都藏着山民的韧劲与柔情。当游子望着窗外的钢筋森林发呆时,记忆里总会浮现出那片随山势起伏的金黄,那是贵州写给天空的情书,是刻在我们骨血里的乡愁印章,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