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陈舒舒
在健身房的器械区,仰卧起坐板上总有人不断重复着躺下、起身的动作,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肌肉的酸痛。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数年轻人也正在经历一场无形的“仰卧起坐”——一边渴望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所建树,一边又忍不住陷入“躺平”的念头;刚刚鼓足干劲准备拼搏,转眼又被倦怠与迷茫拽回原地,在躺平与起身之间反复拉扯,在无尽的徘徊中耗尽精力。
这种“仰卧起坐式”的生活状态,真实地映射出当代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挑战时的无奈与迷茫。打开社交平台,“累麻了”“摆烂了”的声音此起彼伏;职场新人面对复杂的项目焦头烂额,创业者在市场的浪潮中战战兢兢,学生党为学业和未来焦虑不安。我们羡慕他人在职场上的游刃有余,憧憬着在梦想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可一旦真正踏上征程,却被各种困难绊住脚步。
2012年,张一鸣在创办今日头条初期,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却因缺乏大数据推荐算法的核心技术,产品上线后用户增长缓慢。这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生,没有选择“躺平”等待机遇,而是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研究机器学习模型。他们在中关村的小办公室里,用三个月时间拆解了上百篇顶会论文,手写数万行代码调试模型,最终开发出国内首个个性化推荐引擎。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当“本领恐慌”袭来时,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持续的攻坚能力,才是突破困境的关键。
追根溯源,这种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基本功锤炼的忽视。就如同做仰卧起坐需要强大的腰腹力量支撑,生活和工作中,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应对挑战的根本。当我们在“躺平”与“奋斗”之间反复摇摆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更错失了提升自我、积累经验的黄金机会。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摆脱这种“仰卧起坐式”的循环,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呢?关键就在于练好基本功,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充分准备。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打破困境的第一步。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提升本领。2021年爆红的“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在成为爆火主播前,曾是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面对直播行业的全新挑战,他白天研究农产品知识,晚上背诵英文诗歌,在镜头前反复练习口语表达,将英语教学基本功转化为直播带货的独特优势。他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直播舞台,持续学习都是突破职业瓶颈的核心动力。
注重实践锻炼,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经之路。“大国工匠”徐立平的故事,就是对“实践出真知”的生动诠释。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级技师,他在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微整形工作中,曾因缺乏实操经验,在首次接触精度0.2毫米的打磨任务时双手颤抖。此后他每天在模拟试件上练习10小时,用掉的砂纸堆起来超过2米高,最终掌握了“手触即知”的精准技艺,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雕刻师”。实践是成长的磨刀石,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面对困难也会更加从容自信。
此外,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样至关重要。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如影随形。2016年,全红婵在广东省跳水锦标赛上首次亮相便因动作失误排名垫底,教练回忆她躲在更衣室偷偷抹眼泪的场景:“小丫头攥着泳衣边角说‘我还能跳’”。此后三年,她每天坚持陆上训练200次、水上训练120次,在跳板上磨破了7双训练鞋。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她以五跳三满分的成绩震惊世界,兑现了“把水花压得比妈妈的眼泪还小”的誓言。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不应轻易选择“躺平”,而要学习全红婵的精神,把困难当作锻炼自己的契机,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鼓作气,就一定能够突破重重阻碍,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每一份成功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与其在躺平与起身之间不断消耗自己,不如静下心来,沉住气,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当我们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就能摆脱“本领恐慌”的困扰,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以坚定的步伐追逐梦想。让我们告别“仰卧起坐式”的人生,用扎实的本领和不懈的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当我们回望来时路,那些曾经以为难以逾越的高山,早已被我们踩在脚下;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终将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