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能工贸 蒋婷婷
“我喜欢空闲的时候,去冷却塔边走走,缕缕工作上的思绪,顺便看看自己种的小树……”这是金能工贸发电分厂原发电部主任杨俊在部门支委会上说过的一句话。你们以为这是他在支委会上闲聊的话语吗?他后面说的话,才是笔者要划出的重点!
“这种树的大致顺序是:挖坑、种树、施肥浇水、输液治病、修剪,到最后才能健康稳定地成长!我看着自己种的这颗小树在恶劣的环境下,在没人照拂的条件下,慢慢地长大长高,它们在克服一切的阻力都要坚强的生存下来,我们生而为人遇到困难,怎可退缩!”
金能工贸发电分厂冷却塔边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果林,是分厂每位员工亲手栽种的!支委会上,当我听到杨俊介绍这种树的顺序时,一想觉得挺有道理的。
挖坑,万丈高楼从地起
作为2013年毕业进公司的资深“绥电人”,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到绥阳产业一体化工业园区的场景,当时,园区到处在“挖坑”,发电分厂也是一片黄土地,看不出园区是什么样子!也看不出发电分厂是什么样子!那时,播种下的是希望的种子,未来的样子,靠我们自己描绘!
种树,播种希望和坚强的火苗
2014年开始,发电分厂的所有员工,就分散在各个电厂进行技术培训。在外学习培训的日子里,每个人的内心总是期盼回到公司的那一天。作为员工,我们在其他电厂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我的专业技术,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公司,从平地到一层层建起的厂房,从平地到一层层建起的员工宿舍,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明天。三年间的外出培训,是漂泊,是磨炼,更是自我的认识和洗礼:有的同事觉着辛苦,申请另调部门;有的同事坚持不住,辞职另外谋生;但大部分的同事选择了坚守,坚守自己最初的希望,坚守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坚守自己终能看到明天的决心!
施肥浇水,曾经的明天变为星星之火
2017年7月份,经过了四年在外学习的日子,虽然,在此期间公司的项目产生了些许的波动,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怀抱!此时,发电分厂的主体结构已经大致完成,但是分厂的部分重要设备还没有完全到厂安装。于是乎,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现场一边安装着设备,我们在一旁学习着技术。发电分厂就像乘坐着高速列车,快速前进着:2017年10月份,发电分厂煤电锰变电站第一次充电成功,2017年12月份,#1号锅炉炉膛里的第一把火成功点燃。2018年7月份,#1机组第一次并网成功。发电分厂锅炉里燃烧的熊熊烈火,是我们期盼了四年的希望之火,是我们等待了四年的未来之火,更是我们坚守了四年的成功之火!
输液治病,完善和提高机组稳定性
发电分厂首次充电成功,首次点火成功,以及首次并网成功,一切的付出在此刻都变得值得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最后的胜利——因为是新设备,值班员在不断地摸索设备稳定性。在这之后的机组运行期间,锅炉熄火,机组跳机……频繁的发生事故,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损害着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运行检修技术人员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不断地监盘过程中,观察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在不断检修设备过程中,拆装设备内外部构造掌握属性;在不断总结提炼中提高运行检修技术。都说生病求医,设备生病了,我们就是医生,要进行相应的治疗,用自身的技术帮助“病人”。
在今年7.8月份,发电分厂利用机组大修,对1号炉燃烧器进行改造,提高了机组燃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发电分厂这几年里,对人员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是2019年5月份,运行倒班模式,从调试期间的四班三倒改为了五班四倒,让员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才能更好地服务到生产中去;二是为了充分利用岗位和人才,分厂发电部在今年8月底领先其他电厂,实现了化学无人值班的模式,目前试用时间接近两个月,产生效果较为理想。
这就是发电分厂的八年,也是我青春年华里最好的八年!蓦然回首,它不仅仅是我的一份工作,我的家庭我的生活都紧紧与它相连。无论它的名字如何变化,它都是我最初的那份坚守,我们已经浑然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