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电厂 谭凯元
八年不长不短却似白驹过隙,入职那天仿佛就在昨日;七月十五,刚到遵义就见识到了绕路的黑车,吃过这辈子最辣的饭,第一次喝酱香型的白酒,出门在外认识的同一届新入职的你们,即是同事也是新交到的朋友。
八年热情不复,走走停停,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买了房搬出去了,有些人回去了,大多数人结婚了,还有几个单着的,结的早的娃都俩个了,联系的少了,见面不知道说些什么,倒不存在混不混的好了,最后只剩下逢年过节的短信问候。
拨通了很久没联系的你们的电话,心里有点小忐忑,怕时间长了你的号码换了,但一开聊都有着说不完的话,无一例外的推开了手头的事,直到你那一头抽完了一包烟;让我想起刚进厂一个月500块的时候,我们几个躺在草坪上喝啤酒,对着星空聊了一晚上是真冷啊,但有着说不完的话。
因为我是电力系统子弟,来这里之前我以为所有的电厂都一样,厂里人都会在一个厂区里住着,我们的孩子会上同一个学校,一起上学放学,会是世交和发小,很有社区氛围那种,现在下了班低着头玩手机走回到宿舍宅着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倒也不是说捆绑在一起,但我很欣赏格力的企业文化,都住在一起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基础都比较高,还可以一起抓贼(小区前一段小偷多,房门被敲过)相互之间有个照应,逢年过节可以串门。
有位年轻的师弟和我请教过他在工作中遇到的苦恼,当时我没有组织语言逻辑回答他的疑问,现在也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他,我认为选择了电力工人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的时间很长干多久就应该学多久,哪有一辈子学不会的事?刚开始我觉得人不笨环境也能适应,但岗位分人有些人觉得你确实不合适,我换了很多岗位其实是都是别人给我选的一直都是,我也在努力的适应,我一直觉得只要想干活,干什么都可以,任何岗位和职责上的一切困难难不倒想干的人。我也是我认为工作需要秉持的一个基本态度。也有很多人在很多不同的岗位都干得很出色的,无一例外都是付出努力的;我也嫌弃过工作中磨洋工的人,虽然我自己跟一些人比我没他们努力,但我从没想过和那些差的比,也许我已经是最差的了,也许在别人眼里觉得你不行,但那是别人不认识努力的你,和好的比,眼光放长远。
前俩天梦到我们住宿舍时在一起烧饭的场景了,很怀念梁旋和老汤的手艺,陈明的台球桌子估计是买了还没去打过,志荣结婚了我居然是最晚一个知道的。
八年风雨兼程,即使我们已经改变,即使我们难以理解,我们仍能像是一家人,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