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能源公司 潘涛
众所周知,安全工作一直是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没有安全的生产就是零生产,没有安全的工作也是零工作。在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中,清楚为我们指明了安全生产的方向。总书记强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绝不要带血的gdp。”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的最基础工作,是人人都应自觉遵守和开展的工作,可这项工作同时被贴上了许多负面的标签。搞安全工作就势必会“得罪人”,敢管理的安全管理者有时甚至会招来谩骂。但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宁可自己被骂,也绝不愿意听到事故之后的哭声。
安全工作作为一项保障生产的长期性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从小事抓,从细致抓。骂声还是哭声,其实就取决于安全管理人员的态度。如果安全管理不严格,松松垮垮,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合家欢喜,可一旦出现事故,就会流血又流泪。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做到宁可得罪人,不可放任事故的苗子悄悄露头。安全管理工作者就要做到宁受千人唾骂,不做事故隐患发展的放行人。
其实事故的出现往往起源于小事,曾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要纠正掉自己已经形成习惯的违章行为,起码需要三十次以上的反复纠正。而形成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却只需要一次默许。在得到一次的默许之后,这种行为在执行者的脑海中便会形成一种行为惯性,导致在今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如果安全管理人员对于违章视而不见,在默许了对方的违章行为后,那么形成事故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安全管理人员不够严格,其实无形中是对安全管理岗位的一种失责,对于被管理对象的一种迫害。
尤其是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史中,有很大一部分便是用血和泪写成规章的历史。电力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充斥着太多危险的因数。电作为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物质,对于从业者和安全管理人员来说对于安全工作的保障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除了严格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程,几乎没有近道可抄。而因为人员的安全意识或者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就更需要安全管理者拿出严格的态度,对于每次违章行为绝不姑息,方能保证安全工作的开展。
安全工作,要骂声不要哭声。“骂声”只是安全管理人员一个人被骂,一旦出现“哭声”那将夹杂血和泪甚至是人命。在骂声和哭声中权衡,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思考的余地,宁可千夫所指,也不让“哭声”出现。
也许在将来的某天,这种“骂声”会渐渐转变为感激。尤其是在一次次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