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国家电投企业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逝名刻史鉴
发布时间:2021/12/29 21:35:09

黔北电厂 杨盛兴

“那一年,你和我差不多年纪,时光穿越满目疮痍,好想替你争风挡雨。”

2021年12月13日的清晨,一声声防空警报响彻了整个南京城的上空,从城市中央传播到远处的郊区,整座南京城各处角落都响彻着这响亮的警报声,就像是为了那些冤死的人在呐喊,在为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悲惨祈祷。

几十年的时光陡然辗转,在八十四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座曾被称为金陵的六朝古都,灯火流转,繁华似梦。然而,一朝战火来袭,所有的盛景都被揉碎,国破山河碎,百姓哀鸣。曾经一座人人向往的安居之所,在敌人踏入的那一刻变成了人间炼狱,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古老庄严的城墙已被炮火轰击,佛庙前的红墙被鲜血浸满,曾华灯初上的秦淮河畔堆满了惨死的人们,清澈的河水已变成了地狱中的大门,空气中浓厚的血腥味仿佛凝固了时间,每一刻都有不同的人死去,死在这个从小生活的家园里,被外来的入侵者占据了土地,残忍的剥夺了生命,小街小巷曾充斥的叫卖声变成了苦苦的哀鸣和恐惧的惊叫,生命不再,希望也不再。

金陵秦淮河缓缓流,盘古到如今,这几千年的时光里,这条千年之河已经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朝代更迭,可如南京大屠杀这般惨绝人寰的事情确实世间罕见,纵观千年历史也难以找到类似的罪行,侵略者们所犯下的这个罪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为血腥的一笔,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这些非人般的行为震惊了中外,人们惊恐之余开始怀疑,这真的是与我们同为人类的能做的出来的事情吗?仿佛从踏入这座古都开始,那些士兵就已经变成了禽兽一般的存在,完全丧失了人性,这样的生物,不配称为人。

后世的人们为南京大屠杀中受难的人们设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学期间,有幸与室友结伴来到那里,场馆进去是黑色的墙壁,上面刻着白色的字体,记录着那些数不清的罪行,黑白相间的内容让人觉得刺眼,场馆的中间有一个万人坑,里面是已经干枯的泥土,死去人们的头骨掩埋黄色的泥土中,从其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头骨是叠加在一起的,可想而知当时的场景是多么的惨烈,尸横遍野。出了场馆以后有一面黑色的光滑的墙,上面刻着遇难者的名字,时间不停的流动,那些遇难者的名字却并没有这漫长的时光长河中被遗忘,他们被后人铭记了下来,为他们所受的苦难而悲伤,为我们的同胞所承受的不公而呐喊。用手轻轻抚过这些陌生的名字,指尖传来的温度是冰冷的,但是我知道,他们的灵魂是火热的,这些名字后面所隐藏的历史是沉重的,多么的希望,这些受尽折磨的灵魂可以得到他们真正的安息!若可以,看看今日的中国吧,它强大了起来,人民幸福了起来,愿这盛世可以治愈你们苦难的灵魂,得到真正的安详。

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时间带走,时光陡然辗转至今,来到了今天。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四年的步伐,从建国时候的贫瘠穷苦,到现在的繁华盛世,我们的前人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给了现在的我们一个和平美好的国家,让我们得以在这个时代里安宁自在地活着。从前的中国,在世界列强的抢夺中夹缝生存,而如今,这个国家已经站了起来,在时代中走到了最前沿,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席卷冲击了那些看似强大的国家,将这个世界搅乱,在全世界都陷入混乱的时候,只有中国,最大可能的保证了国人的生命安全,经济恢复运转并且开始增长,同时还承担了许多大型赛事的举办,人民在苦难来临之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一心,过渡难关,国力在此时开始体现,国力根基在于庶民,魂魄在于庙堂。

历史存在的重要意义是在于警醒后人,曾经的苦难铭记在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可遗弃,不可淡忘,只有把这曾经受过的屈辱时时刻刻铭记在心,让警钟长鸣,我们才能不停地让自身变得强大,让国家富强,让人民安居,让那些屈辱的历史永远都只能成为历史,永不重现。

南京,绵绵细雨后,终于迎来曙光,温暖的微风吹过,空气中的阳光沐浴着这座城市中的人,它在安抚着那些三十万的人们,在治愈着这座风雨漂泊中走来的城市,小鸟站在树枝上清澈的鸣叫,湖边的花朵在绽放,树下的猫咪伸了个懒腰,又继续躺在柔软的草坪上享受着阳光,路上的行人们优哉游哉的走着,欢声笑语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绽放。这里是南京,是终于熬过苦难的南京,历史不可遗忘,不可扭曲,震耳欲聋的警钟声将永远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响彻着,融入每个国人的骨血中,自当永远铭记。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收获·2021 [12-30]
我的父亲老了 [12-27]
灵活的胖子 [12-24]
成功的筹码 [12-23]
不忘过往,唤醒善念 [12-21]
寒夜里的抢修 [12-21]
坦然与淡然 [12-21]
鸭溪电厂转型新动力——绿电未来 [12-10]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