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水电厂 马吕 班正堂
4月29日,贵州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安顺水电厂毕光均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毕光均,男,中共党员,贵州金元安顺水力发电总厂副总工程师兼综合智慧能源工作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负责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新能源开发与建设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劳模精神,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队伍建设、新能源发展建设等中心任务,认真履职尽责,以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努力奋斗,使安顺水电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推动安顺水电厂向“中小水电标杆企业”迈进,用劳模精神谱写了一曲奋斗者之歌。
抓实基层巧管理 多措并举保安全

他长年扎根在基层一线,深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通过制定安全风险抵押金“激励”机制,层层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在安健环体系建设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对各要素负责人开展“首问”机制,对安健环体系和hse管理工具实行要素清单化管理,安健环管理通过国家电投第三方评审,安健环体系达准三钻一星水平。通过开展运行人员“千次无差错”竞赛活动为载体,引导员工确保安全生产。
他常年坚守在生产现场,通过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随时检查对全站开展隐患排查,全年安全检查提出整改完成率为100%。他始终坚持“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不备”的防汛理念,实行程序化、卡片化管理模式,通过应急演练等全面提升电站各项应急处置能力,安全带领和指挥洛凡电站成功应对降雨量为223毫米的特大暴雨袭击险情。
生产运营稳提升 技术创新解“难题”

担任自强电站站长期间,他带领电站干部职工以“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在站内营造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电站软件管理稳中向好,硬件提升卓有成效。他带领15人,平均每5.6天完成一项工程,实现了重大的管理提升工程中“零轻伤”的“自强速度”。
通过开展生产运营管理提升,他在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技术改造、自主检修等工作中,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充分利用“三问”实践载体立足问题找思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带头完成了15项技术创新工作,多项都不同程度实现安全、利润双丰收。
严控成本创价值 攻坚克难抢发展

他严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主动作为,多方协调上游电站的生态流量下放实现历史性下放(1.43m3/s),每年能为洛凡电站多增加发电量近800万千瓦时,增发电量实现利润200余万元的同时确保下游河道生态基流。泄洪期间,他通过严控、精调、勤调等措施,利用机组安全裕度超发稳定在20%左右。多次荣获安顺水电厂、集团公司“先进集体”、“安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1年担任安顺水电厂综合智慧能源工作组负责人以来,毕光均以不见“蓝海”终不还的决心,驻扎石漠化荒原一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身心投入到新能源建设事业中,在安顺水电厂拓展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奋斗足迹。
群山连绵的乌蒙山脉,天堑鸿沟,峰峦叠嶂、险峻挺拔,对于探险家而言,可能是一道亮丽风景线,但对于新能源开拓者来说,无疑是一条“蜀道难”。
在他的带领下,综合智慧能源工作组巧用“jykj”工具,在安顺区域制定了一系列“跑马圈地、抢占资源”的保护开发资源措施,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目标指标落实到人头上。通过在安顺市境内全覆盖摸排、开展“见缝插针、立竿见影”突击队,将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报给党委会审议,确保合法合规且快速地获取项目开发权。

遇到急难险重问题,毕光均不是推给领导,而是组织团队集思广益,攻关克难,形成一定的结果后才上报。此外,跑项目不是“吹糠见米”的美差,在刚发展新能源之初,成绩不出彩,同事们多少有些灰心,为激发工作组成员的斗志,毕光均常与队友共勉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我们要牢牢把握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以“真信、真干、真成”的决心为总厂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他的鼓励下,工作组上下齐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足动力,铆足干劲抢机遇、抓发展、创价值,拓宽了安顺水电厂高质量发展的“朋友圈”。
在他的担当作为、快速冲锋下,安顺水电厂共完成5个项目总计330兆瓦的能源项目落地工作。2022年,为快速有力助推安顺水电厂高质量发展,毕光均立下了2022年发展任务“军令状”,完成新增新能源项目建设330兆瓦,核准(备案)330兆瓦,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新能源项目发展格局。
潮起海天阔,奋斗正当时。接下来,毕光均将以“勇于开拓、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为“再造一个新金元”精准发力,为安顺水电厂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