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孔令捷
提质增效的事,说到底是创新改革的事。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国家电投强调,“煤电板块要通过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优化调整资产结构”。黔西电厂把中央、国家电投关于能源尤其是煤电的方针政策,转化成煤电提质增效的方向和指南,认真学习领会,推动存量资产的转型,不断加大创新改革力度。

以凤凰涅槃的决心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
以创新改革推动循环经济,黔西电厂开展300兆瓦机组创新技改,优化存量资产,通过创新技术推动机组改革,走稳循环经济的清洁高效煤电提质增效之路。

前几年黔西电厂机组脱硝改造留下的“后遗症”——氨逃逸,使机组的空预器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长期以来,该厂都为“结晶堵塞”难题所困扰。“虽然只是空预器一个部位的问题,但是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机组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加上各火电厂情况不一、没有成熟案例可参考,大家压力都很大。当时3号机的指标已经容不得我们犹豫了,必须改、必须成!”担任项目负责人的热机检修专家张耀记忆犹新。没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可参考,张耀就带领专项攻关小组搜集了三十多家火电厂的同类问题解决方案,经过对比挑选出十余条具有参考价值的方案,在联合新型专利厂家座谈研讨后,锁定了重庆旗能电厂的技术路线,2次前往重庆进行现场专项论证,充分听取该厂意见。回厂后,他又马不停蹄带领团队结合现场情况,总结分析两年前防堵风技术的问题所在,推进“新型暖风器”专利设计、改造等环节的整改及静态调试。经过反复优化,最终采用“三维肋片管烟气暖风器回转式空预器干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改完成后,机组设备接带负荷能力显著增强,可靠性及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排烟温度同比改造前降低20摄氏度,按全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75万吨,全年节煤效益预计超过1000万元,成为贵州金元火电经济性的新标志。
以猛虎捕食的干劲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
“要长远发展,我们只有优化存量资产,通过创新技术推动机组改革,走清洁高效的煤电提质增效之路。”黔西电厂董事长、总经理易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化被动为主动,黔西电厂深入落实设备深度治理理念,将创新与存量资产的提质增效有机结合,扎实推进“降非停、降能耗、降缺陷”攻坚行动。改革过程中,黔西电厂人向改造要改革、向改造要稳定、向改造要效益、向改造要发展,从优化创新、节能环保、降低技改的经济风险、减少后遗症着手,高效开展机组提质增效工作,践行“学研创落”的工作方法,反复论证、创新和优化,确保项目按最优方案落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力推创新,走出新路。黔西电厂将全年目标任务进行逐项分解,以安全环保为基础,与所在地政府深度合作,智打“提质增效”牌,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实现地企同向发展。对外与同类型机组对标,对内同比、环比机组指标做经济分析,通过与先进指标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分析指标落后的深层次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优化生产运行各项指标。
以燕子垒窝的韧劲筑牢发展环境基础桩
乘着“创新改革”的春风,黔西电厂打好未来牌。继续针对存量机组状况制定“一机一策”方案,逐步推进亚改超和超低排放改造;抓好存量资产的科技创新,加强创新科技项目立项,推动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效,增量发展。

抓住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新契机,黔西电厂还积极实施煤电联营;大力推进冷、热、电、汽、水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多联供方式的综合能源供应以及环保治理;重点加快新能源发展,加快县域市场开发、大用户合作和综合智慧能源拓展,加快绿色交通发展。确保在一个石膏粉料生产基地、一个省级经开区能源基地、一个无废城市群生活污泥处置基地、一个县级供暖示范城市、一个县级屋顶分布式示范城市的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方向上,通过综合智慧能源发展改变火电产业现有盈利模式,抓住当前关键机遇,搭建逐绿前行新通道,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绿色化转型。
创新改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寂寞长跑,重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激荡敢为天下先的昂扬意志,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方法,方能不断开拓创新的境界,丰满改革的创新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