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担坝煤矿 黄祥波
“枪”是热武器,在中国是属于违禁品。但是在木担坝煤矿,就有一群持“枪”的人,他们有“持枪证”,凭借这个证件,他们在木担坝煤矿“东征西战”,就是这支“枪”,每年为木担坝煤矿创造不菲的价值,他们就是木担坝煤矿的电焊工。
这个群体,有从事30多年的老师傅,有90后的年轻学徒,年龄跨度大,但是,他们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用一把电焊枪书写自己的人生。
焊工,是一个不起眼的工种,但是有时一个很特殊的工种,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但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做,嫌累嫌脏。其实脏也好、累也罢,都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早上干干净净来上班,换上工作服,和别人光鲜亮丽相比,他们就像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有的人自嘲道: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烧电焊的。而就是这样一群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人”撑起木担坝煤矿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创新创效的大旗。

他们以焊枪为笔,以铁板为纸,用手中的“枪”,描绘木担坝煤矿美好的未来。那“笔”和“纸”的每一次碰撞,都能产生共鸣,每一次亲密接触,都能发出耀眼的花火。在他们的“笔”下,有钢管的无缝对接、有横跨两地的架梁、有飞速转动的轴承、有张牙舞爪的综掘机炮头……这些冰冷的设备,焊工都给与它们温度,赋予它们生命。他们利用手中的“枪”,把各种废旧物料裁剪、拼接,一件件废旧物品,都能在他们的手中变废为宝,产生价值,焕发新的活力。

焊工的工作环境特别艰苦,有的焊接场地狭小,焊接点几乎贴着焊工身体;有的焊接位置隐蔽,焊工要站直身子扬着脸焊,焊花从头上一直烫到脚下,有时要缩着身子甚至趴在地上歪着头焊,焊花直往脖子钻,这些都会导致焊工被烫伤;有的空间比较密闭,他们要在密闭空间顶着高温,烟气在里面作业,这对于焊工来说是一个很考验耐力和技术的活,如果焊接不到位,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不管是三伏天还是数九寒冬,他们都没有因为气候恶劣而退缩,也没有因为环境条件恶劣而畏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重复机械的动作,哪怕汗水不停的流,身上被烧伤、灼伤更是家常便饭,这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去坚持。
对很多设备需要有超高精度的操作,不仅要要有对设备性能、构造等的全面了解,其次还要自己勤学苦练,收集理论知识,做到了眼、心、手高度合一。所以,电焊工是集理论及技能于一身的全才。

在外人眼里,烧焊是枯燥的、无味的,是脏的、是累的;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焊工工作。但是在电焊工眼里,焊枪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武器,不管多破旧的设备,只要给他们一把“枪”,他们就能让它焕发显得活力,戴上面罩,手持焊枪,他们就是征战沙场的战士。别人戴个口罩都嫌呼吸不畅,何况他们还要带着厚重的防护面罩,但是这让电焊工们特别有安全感。
看他们或站或蹲,或躺、或匍匐,但是当他们一手“持枪”,一手送焊条,这样在别人看来轻而易举得动作,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积累,做到心、手、枪合一,才能是一名合格的电焊工,这些动作融为一体,在电焊工看来,这就是他们最帅、最高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