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运营 王 强 曾碧池
电煤,作为火力发电厂的“口粮”,且占发电成本80%以上,各火电企业一直将其奉之为“命根子”。近几年,受国际能源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变化,电煤供不应求的形势日趋紧张,面对一波高过一波的电煤价格,面对煤场中日渐减少的库存,面对肩头承担保电煤的重任,各火电厂燃煤采购人百般感叹、千般心酸、万般无奈。
陈天星,鸭溪运营副总工程师兼燃料管理部主任,2020年度贵州金元安全先进个人、2022年度贵州金元先进个人、鸭溪运营2022年度劳动模范获得者。作为该厂燃煤采购的领头人,陈天星带领采购团队直面播州区刚性缺煤、长协煤难以兑现等各种困难,秉承匠人思维,传递匠心精神,从细节出发,改思路,换策略,攻克一次又一次的“口粮”危机,全力护航机组的稳定运行,用责任、忠诚、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名电力人的担当。

27年坚守那一份执着
常言道:“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办,难能可贵的是用心坚持做一件事。”
1993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陈天星进入遵义电厂,成为万千电力职工中的一员,1996年调入运行部门从事燃料一线工作,从此,他与电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事电煤工作一干就是27年。27年,他见证了火电事业的蓬勃发展,见证了电煤市场的跌宕起伏;27年,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执着,逐渐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名燃料管理人员;一路走来,他用始终如一的坚持,表达了对电煤工作的热爱,用行动诠释了“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的人生信条。
“20多年的老燃料人,燃料的角角落落,没有他不熟悉的。”谈及陈天星,分管领导的一席话更能说明一切。
迎难而上 方显责任与担当
2020年以来,受国际能源形势、疫情、煤矿安全事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处于刚性缺煤区域的鸭溪运营相较以往,电煤采购更趋艰难,为解决机组口粮问题,陈天星带领采购团队奔赴新疆、山西、陕西等各大煤矿,协调各级政府、煤矿,多方法、多渠道争取省外煤的支撑,为寻找更多的煤源,从遵义市—重庆市—西安市—榆林市—神木市—榆林市—西安市—遵义市,这条3000多公里的来回路陈天星带领采购小组的伙伴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经过陈天星及采购人员的不懈努力,陕西煤化工集团、陕西神木市地方煤矿相继发运保供煤至鸭溪运营,夹缝中生存的鸭溪运营终现曙光。
2022年9月,遵义地区疫情突发,各地交通实行管控,为保障电煤通道畅通,陈天星带领伙伴逆行进驻金沙县城,协调各煤矿、政府部门,为鸭溪运营提供绿色通道,确保电煤供给,他带领团队的不断努力,疫情期间进煤由最低时候的每日1000吨逐渐上升至每日5000吨。

当好“领头羊” 攻坚克难开新局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燃料管理部门负责人,陈天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2022年,贵州区域受多项因素影响,煤炭产量不足,供应紧张,全年能源保供困难,他带领采购组成员不计成本,多措施、多方向保供,为贵州能源保供做出了国企应有的担当,但由于鸭溪所在区域电煤先天不足,相较于其他厂,鸭溪运营投入高额的成本,采购仍然艰难,为扭转困局,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采购组迅速改变思路,改变策略,一方面积极与省外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对接,依托省外大煤矿,拓展高热煤源;另一方积极协调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各地区煤炭产量、使用等情况的变化,增大汇川区、仁怀市、习水县划入鸭溪运营的电煤任务。通过努力,保供煤源由单一依托迅速扩展至全省、全国国有大型煤矿,为2023年的电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路走来,在电煤工作这条路上,陈天星有委屈、有辛酸......,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扎实的工作经历,磨练出陈天星同志坚强的意志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靠着这股顽强的斗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一次次完成电煤保供任务,护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