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日前,贵州金元以“紧紧围绕“三支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各三级单位培训管理工作再上台阶”为主题,举办了为期15天的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系统各三级单位的培训管理人员共33人参加培训。

让培训者先受训
据了解,由于当前各单位的培训管理人员大多为“新人”,经验还不足,业务水平不高,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为此,贵州金元人资部针对性策划了本次培训方案。
人资部在策划本次培训方案前对各单位当前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调研,培训管理人员总体表现为“理论不深、方法不当、手段不多”,对本单位人才培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分析不到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掌握不够,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不足等现状。帮助培训管理人员提升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各单位培训管理的效能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
“举办此次培训班是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流战略”、推动贵州金元‘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更是落实‘贵州金元人才培养提升方案’”。 人资部授课老师谈到策划方案的初心。“一流人才”队伍是贵州金元实现人才强企的人才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提高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进一步推进“三支队伍”建设的总体工作,从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孵化和支撑。
方案的策划严格遵循“学习——实践——反思”培养方法,按照“带问题、解困惑、学方法、重实践、再反思”步骤和方式有序开展。采用了综合专题辅导、拓展破冰、聚力工坊、翰林讲坛等多种教学方式。
强身应先强“心”
培训项目负责老师在开班时告知学员:“本次培训内容重点是加强培训管理专业知识、管理工具的学习和掌握,并通过微行动学习模式,将所学内容进行效果转化,短时间内即可实现投入和产业的平衡”。
因此,全面提升学员的业务水平、切实解决各单位在培训管理上的“痛点”、“难点”问题是本次培训的宗旨。一是让学员在训前自行思考并带来的各单位培训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和学习,认真分析企业人才培养的“卡脖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二是结合本单位人才培养需求计划及培养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遵循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原则,每人研究制订一个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指导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多角度学习和借鉴各方经验,同时以小组合作形式对相关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和解决方案。四是通过学习创新成果和创新论文写作课程,“现炒现卖”总结沉淀一篇创新论文或成果。

本次培训邀请了贵州金元总经理助理、纪委副书记彭台方到培训现场授课,指导学员们开展课题研讨,他指出:“课题研讨目的是帮助大家掌握团队学习工具,厘清复杂问题背后的真伪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具体较大的指导作用”。此外,还邀请内外师资共计9人进行现场授课,强化提升专业知识、掌握管理工具及拓展思维深度等面授课程。
本次培训结合学习重点和学员特点,进行充分互动和交流,开展了课外拓展训练活动,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还根据团队学员的综合表现,评选出了优秀学员和优胜小组,营造了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各单位培训管理人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自我管理能力极强,每天从晨练开始进入锻炼和学习状态,晚上再进行交流活和夜读充电。
15天的集中学习,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既让大家在人资培训管理和组织实施方面有所提升,还在整个教学分享和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师生友谊。学员们的总体感受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本领、明确了方向,创新思维初步形成,责任意识持续增强,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我相信,通过我们这半个月的学习和萃取,必将完成从不知到知,从知到行,从行到行为成功的三阶段,真正做到从“有用“到“有效”的转变,以成人达己的情怀,为组织的发展和员工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参培学员谈了感受。(通讯员 吴广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