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24日,黔北电厂3号机组顺利将脱硝系统液氨切换为尿素水解供氨运行,这标志着该厂1至4号机组液氨改尿素EPC项目4台炉全部顺利投运,有效消除了机组运行重大危险源。

为响应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安委〔2021〕12号)及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方案》(国能发安全〔2022〕21号)文件要求,降低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黔北电厂积极讨论研究整改项目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液氨改尿素项目三级管理网络机构,认真筹划1-4号机组脱硝液氨改尿素水解项目。
据了解,尿素水解制氨系统是在溶解装置中通过加热尿素和除盐水,制成40~60%浓度的尿素溶液,通过输送泵将溶液从溶解罐输送到溶液储存装置,再通过供液泵和计量系统控制进入水解反应器的溶液。在水解反应器中进行尿素水解反应,其热量主要来自加热盘管,产品气在混合器中被热稀释风稀释成浓度小于5%的混合气体,并由喷氨格栅装置喷入脱硝反应器。尿素水解制氨技术的优点主要是能量消耗低,在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不存在重大危险源,较为完全可控。

截至目前,黔北电厂4台机组尿素水解制氨系统运行良好,脱硝系统安全稳定供氨,脱硝环保参数达标排放,为实现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电力企业的目标夯实了基础,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讯员 阙斯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