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罗维
成长既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也是一个憧憬的过程,充满着热血和勇敢,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在这过程中我爱幻想、爱闯荡、爱自由,同时也挑大梁、勇担当、甘奉献。所以在最美的年华,努力与汗水相伴,付出与收获同在,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用来体验,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允许自己出错和偶尔断电,但要学会去感受这个过程,接受每一阶段的自己。
转岗,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岗位的变化,更是一次深刻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旅程。在这一过程中 ,我面临着许多挑战。最开始的学习中,我感到自己在适应新岗位的过程中不断碰壁,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仪器和化验标准,曾一度感到迷茫。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我向资深的师傅们请教。师傅们也耐心的教导我:“想要轻松拿捏就必须掌握眼看要精准、耳听要认真、手练要熟悉的方法,只有自己踏踏实实才能学好、学懂、学精”。
来到燃料制化班的第一天就是煤质称重,作为煤样分析的第一步操作,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比的细心和专注。煤粉重量必须精确称量到1±0.01g(称准至0.0002g),否则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导致化验数据的异常偏差。可这些“高难度”的细活在师傅手里,每一次煤样的添加减,在关注的眼神下,都是那么的细致和准确无误,犹如在摆弄一件艺术品。看着师傅们在化验设备间忙碌的穿梭着,用自己的双手认真分析一瓶瓶乌黑的煤样,专注的眼神里是那么的肯定,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她们停止。可这看似很体面轻松的工作,其中的精、细、难、乏并非一般人能体会。每当仪器出现问题时,考验的是心理和经验,判断要准确、处理要恰当才能快速恢复仪器正常,这样才能快速拿出一个个精准、健全的数据。当看到师傅们每一项检验都熟念于心,并以专业的态度和精准的化验,让微尘般的煤样在数据上露出他们本来的面貌时,我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企业经营的守护者。
从事入厂煤化验的都是女同志,可即便如此,她们柔弱的双肩却扛起了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支付的把关重担,“巾帼不让须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里,一台天平、一台量热仪、一台定硫仪和每一个人,都有着坚定的自信;小小煤样盛满责任和希望,几克甚至零点几克的重量却重如千钧;一口坩埚,是煤样的守护者,历经高温却能面不改色。
在入厂煤煤质化验的岗位上,师傅们用细致入微的标准操作,将一项项化验分析结果转化成企业的每一分效益,因为她们知道“每一项化验数据,都直接关系着入厂煤的结算公平公正,每一个数据的变化甚至误差,都会给企业带来无可换回的经济损失”。尽管每天几十个煤样的检测,都须在国标的要求下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这不仅需要毅力和耐心,更需要扎实、精湛的化验技术和无比的责任心,但是师傅她们谈到煤质化验的严谨和艰辛,总是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来到制化班的近一个月里,我经过师傅们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已经能够独立承担一些指标的化验,尽管这个过程很艰辛,但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是与他人攀比,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忙碌着、充实着,心里才能充满希望;期待着、盼望着,生活才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