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青砖伴瓦漆 一步一风情
发布时间:2024/12/10 22:06:19

织金清洁能源公司 王艺

那是第一次去北京学习,偶然中走进“东44”条胡同。一直以为是第44条胡同的意思,后来才知竟闹了个乌龙,是“东四”第14条胡同。

北京的胡同,要走进去,才知道文化底蕴有多深。都说北京的胡同好比百科全书,青砖灰瓦下浓缩着古老印记,一步一风情。为了保持古都风貌,著名的北京胡同已被当成文物保护供后人感受其历史沉淀。

东四14条胡同里的房子虽然看着老旧,但和周围的高楼并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反倒在城市中别有一番韵味,它就一直默默在这儿,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凝聚着老北京人的念想,见证着北京这座都城的兴盛。

胡同里,有热闹也有安静。胡同里有看着像电视剧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店铺,小的洗衣店、修理店、便利店,也有卖菜、卖米、卖水果的铺子和摊子,还有小餐馆,俨然一个时代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在胡同里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都说北京的老百姓对胡同有着深刻的眷恋,在胡同里吃、住、溜达、串个门、聊上大半天,还有老大爷拿着鸟笼慢悠悠的走着,不时停下来和它逗逗趣。确实,走在胡同里,就能感到自在、放松、踏实、乐趣无穷,让人能感觉到“皇城根儿”下,老百姓的悠闲。

路过一栋老式又气派的大宅院,宅子里灰瓦灰砖的大墙上刻着一幅画,门口的两座石狮威严耸立,彷佛跨越百年见证了外面世界的繁华变迁,看着大门上的门环仿佛依稀能听见历史厚重的叩门声,让人一下就喜欢上这样的古朴大气。大院从外面看着保存的挺好,我和朋友在这带有斑驳旧时光的高墙下留影,仿佛走进一副沉静悠远的图画。遗憾的是大门紧闭,终究无缘得见宅子内部,只能驻足门外留下遐想连连。

在一棵古槐树下的一个平房里,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那有一个修鞋的小摊,一位大姐给我们拿了两个小木凳,我们坐在板凳儿上看大姐修鞋。大姐活泼健谈,在聊天中她告诉我们,每家门口旁边墙上有一个像钢管的东西,那是为了迎接国庆或者重大节日活动时插国旗的地方,听完大姐说起家家户户门口插国旗的盛况我们被深深打动,内心既自豪又激动。“一国兴则万家旺”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每一个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基石,从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中华儿女的民族信念无比坚定,始终如一。

门口的古槐树为我们撑起一片荫凉,也给我们带来平和的心境。古老的胡同,高远的天空,宁静的空气,传承的手艺,那一刻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老北京人一直执着的闲散而又充实的生活吧。

回来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东四14条胡同的历史。它曾用名红日路十四条。据说在这条胡同里有部分肃王府府邸遗存,具体真相我们无从得知,更难探究当时拍照的那户大宅院到底是不是当年的王府了。

只是匆匆偶遇北京的胡同,远探不出它的丰富内容。或许胡同里的每一处都能道出段故事来,寂静或热闹,平淡或灿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跨越百年,那条古老而深远的胡同依然在诉说着它的故事,等待人们探寻......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山河壮丽 [12-04]
气味 [12-02]
围炉煮茶 [11-22]
山间奔跑的卖花少年 [11-27]
检修冬防记 [11-27]
愿你历经山河仍觉得人间值得 [11-26]
用心耕耘 静待花开 [11-25]
访江东门纪念馆有感 [11-25]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