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谷玉
江东门纪念馆,又称南京大屠杀史实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其选址正是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的总占地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更是高达2万平方米。馆内分布有7处广场、23座单体雕塑和一座大型组合雕塑、8处各种形式的墙体、17座各种造型的碑体。纪念馆不仅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以及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在党校的统一组织下,我有幸造访了这座承载着沉重历史的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因为这里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难以磨灭的伤痛。
纪念馆的陈列内容丰富多彩,但最让我难忘的是正门矗立着的一座雕像——《家破人亡》。这尊雕像高达12.13米,寓意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的日子。雕像中,一位受难的母亲怀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她象征着饱经苦难的祖国,手里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身体还有余温,而丈夫和孩子都已离她而去,整个画面呈现出家破人亡的绝境。
这尊雕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的家乡在攀枝花,那里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所以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更多是来自课本,但在这座雕像映入眼帘的第一时间,我的情绪瞬间被压抑到了极点。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受难的母亲,更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失去家园、亲人的同胞们的缩影,他们遭受了侵略者的凌辱和杀害,他们的屈辱和绝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党对于国家历史教育的重视,此次组织我们参观江东门纪念馆,不仅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次参观活动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和平的珍贵。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家园、亲人和自由,而和平则意味着人们可以安居乐业、享受自由和尊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悟,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