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电厂 曾孟 刘朝贵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春华秋实。一转眼,余洪斌同志已参加工作33年了。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为发电企业锅炉燃料的“把脉人”。他,2011年已是纳雍电厂劳模,2018年开始,连续多年成为纳雍电厂“先进个人”的常客。
余洪斌,1991年7月毕业于贵州电力学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热机检修工作,2007年到燃料运行,现在是燃料工作一线的老师傅、老班长。他十八年如一日,扎根于入厂煤验收的岗位默默耕耘,像螺丝钉一样,牢牢地钉在燃料的工作现场,为能源保供作出积极的贡献。
入厂煤验收的“守关人”
把平凡的事做好,把简单的事做实,把好入厂煤验收的每一道关口,努力抓好燃料现场管理工作,处处注重维护企业利益,不急不躁,从点滴做起。这是余洪斌对燃料验收工作的总结,也是他从事燃料工作18年始终如一坚守的工作准则。
“燃料验收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相差较大,国标上的知识转化成实际验收的差距较大”。余洪斌憨厚的笑容总是给人老大哥的感觉。刚接触燃料,他对燃料验收一窍不通,于是他拜师求技,刻苦专研,以工匠精神练就“绣花功夫”,练就了入厂煤验收的“火眼金睛”,顺利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燃料人。
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完成了总厂和部门下达的各项保供任务,为总厂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作为燃料验收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抓好入厂煤验收,还要统筹好配煤掺烧、存煤工作,还要指挥运煤车辆,协调工程机械,抓好现场安全环保工作等。就拿现场存煤来说,存煤方案及措施写得很明白、很具体,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大工程,既要根据当天的来煤情况把锅炉用煤掺配好,又要统筹存煤。储存煤时,既要考虑好场地整理,及时安排好煤车路线,搞好收存煤工作。又要做到分堆存放、分层压实、烧旧存新、定期碾压等措施。“存煤工作做得越细,后期的转运掺烧越精准,配煤合格率越有保证。”自2011年担任班长以来,余洪斌所在的班组配煤合格率一直在所有班组中排在前列。“这个事就看你怎么想,主动点把基础打实,粗心点差不多得了,最后配煤出现偏差,把锅甩给存煤自然损耗,造成配煤偏差也可以。这里最考量的就是我们是否有工匠精神。”余洪斌常说。“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得承担一份责任,就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干好。”

劣质煤掺烧的“辛苦人”
由于市场环境变换,每年燃料部掺烧劣质煤多达数万吨。劣质煤成分很复杂,“四多”可以概括:泥煤多、矸石多、杂质多、水多,余洪斌做劣质煤掺烧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泥煤掺烧,你得祈求晴天多一点,太阳下反复曝晒几遍,才进行掺配。”有的煤矿蛇皮口袋、铁棍、铁丝、泥巴、布巾巾……一股脑拉到电厂,杂物之复杂只有你想不到。“感觉我们像煤矿的垃圾处理场”,你得仔细把这些杂物仔细检出来,否则下游的皮带、破碎机等设备损坏无法估量。劣质煤掺烧的困难不仅仅在难处理,还有难掺配,热值你很难看得准。这给配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此时余洪斌作风踏实的好处显现了出来,严格执行精准配煤方案,采取有效的配煤措施,精细施策,精准发力,把配煤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确保入炉煤发热量、硫份基本稳定,为机组提供燃煤保障。
煤炭作为电厂的“口粮”,费用占比高达发电成本的80%以上,余洪斌精细布置燃料管理工作,在做细、做精、做实上下功夫,保证燃料每一大卡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不浪费,不差值。他长久扎根入厂煤验收一线,经验丰富,善作善为,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懈努力的品质,谱写了一名老燃料人的保供宏篇。

“1”与“0”的“践行人”
把煤收进来就可以了?想多了。配好煤保证机组燃烧就可以了?格局小了。工作做得再好,只能说明“有业绩”。所有工作和安全比起来,就是“1”和“0”的关系,安全是“1”,其他工作是“1”后面的“0”。“没有安全其他都是扯淡”余洪斌的工作理念和他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一样。
余洪斌管安全思路很清晰,用他的话说就是“三会+一棒”。班前会抓布置,班后会做总结,周例会再提升,不听、不落实、不执行给一棒考核。他带领的班组充分利用每天的班前会作好作业任务及防控措施布置,班后会总结当天的工作不足,再利用周例会仔细分析每轮班存在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总结提升,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努力做到安全、经济、高效收煤。余洪斌的班组有个特点,每个班员都能自主把所在岗位上的隐患及时报出来并给出个人特有的处理意见,余洪斌能及时将问题处理或者上报。“其实大家都想安全,反应问题你不处理,久而久之人家就不说了,安全隐患就埋下了”。
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余洪斌非常注重日常安全工作管理和双重预防机制执行,完善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两票三制”,加强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限期整改,针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和危险源,如煤车启斗严格执行一对一监护,使安全隐患大大降低,确保了安全收、配煤工作。
煤车司机的“贴心人”
燃料验收不是纯技术活,还是纳雍电厂展示燃料人风采的窗口。余洪斌不仅在入厂煤验收方面具备火眼金睛,在对待来煤司机上还是个贴心的老头。运煤司机很多第一给电厂拉煤,对收煤流程不熟悉,余洪斌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安排人给予指引,有时候亲自带领司机办卡,帮助司机学会使用自动改卡机改卡。遇到有的司机讲一遍还不会,他会耐心给司机再讲解一遍。
遇到暴雨天气,司机呆在车里不安全,余洪斌的班组会要求司机到班组休息室里暂时避雨,做到热情好客。酷热天气时,厂里会给现场一线班组“送清凉”,余洪斌不会独享这份“清凉”,“给司机递一根雪糕解解暑”把电厂人的善意传递给电厂的供煤师傅们,当然因为雪糕有限,绝大多数师傅们没有享受到这一份“殊荣”。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余洪斌总是以一份宽容的心对待拉煤来厂的每一位师傅,有时候工作繁忙,班组人员脾气比较暴躁,服务不到位,过后总是会做好解释工作,“纳雍电厂是我拉过煤的电厂里服务最好的”,有的运煤师傅如是说。这就是对纳雍电厂收煤人最大的认可。

燃料新人的“引路人”
余洪斌作为燃料验收的老师傅,在人员技能培训方面,他尤其重视,在传授过程当中毫不藏私。班组每进新人,他亲自现场培训,亲自布置学习计划,定期考试检查,保证培训质量。他经常现场进行煤质验收、配煤掺烧讲解,教员工识别煤质异常,将他的“火眼金睛”传递给进入燃料验收工作的每一个人。
对有的新人急于求成,学习作风不扎实,他总是会说,“别着急,沉住气,你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力孜孜以求,既不急于求成,又能小步快走,从而积小胜为大胜。正所谓‘夯基垒台,慢工出细活。’”因此,经他带出的徒弟,很多都有扎实的技术和沉稳的做事风格,经他培训的很多人现已成长为燃料验收独挡一面的能人。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参加工作33年的余洪斌,仍然保持着青春年少的干劲,继续坚守在燃料验收的岗位上,磨砺自己,继续前行。“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余洪斌永不忘记岗位赋予的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在燃料验收一线为企业的保供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