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李雪莹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在这个时刻,各大平台纷纷展开“大数据算法之战”,各式各样的年度报告争相出炉,试图精准描绘我的2024年。面对弹窗上“请接收您的2024年度报告”的字样,我不禁陷入沉思,而一份自我总结的报告也在心中悄然生成。
“您在今年一共说了189次‘我不读了’,退学率0%,恭喜您,历经坎坷,终成硕果。”人们常说,研究生生涯的快乐仅在于考上和毕业的两个瞬间。读研如同围城,里面的人渴望出去,外面的人渴望进来。在这三年里,我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读研?”而又无数次地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失去信心又重拾,如此反复,跌跌撞撞地走到终点。回看这三年,酸甜苦辣,百感交集,论文定稿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终于打通了这个人生副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痛苦如深沉的刻刀,一笔一划,雕琢着灵魂的深邃,正是这段难忘的研途,磨炼了我的心性,让我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勇敢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足,那些因迷茫、焦虑而落下的泪,都闪烁着成长的光辉。
“您今年共计写了12篇文章,解锁‘写作新手’称号。”在这个十分发达的网络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冲击极大,尤其体现在语言组织方面,表达不连贯、用词不精准等问题普遍存在。“员工天地”、“文艺沙龙”不仅是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精进技艺的炼金坊。构思题材、斟酌词句,都会让我思考更深入、感悟更深刻。文字是有力量和温度的,我逐渐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期望在用写作处理工作的同时,也能用文字传递温暖、表达态度,一字一句书写我的成长之路。
“您在今年共计点亮20座城市,祖国的大好河山、世界的精彩纷呈,都等着您在未来开启。”年初跨过港珠澳大桥,穿梭在大湾区,领略经济特区的繁荣景象,年末寄情于山水之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品一幅余晖下的阳朔山水画。朋友戏称我为“旅行特种兵”,但我在其中,用自己的奖学金和收入开启一段段说走就走的旅程,甚至解锁了“一个人旅行”的成就。每一步足迹,都是诗意的篇章,每一处停留,都是心灵的洗礼。岁月如歌,风景如画,愿未来的日子,继续与美好相遇。愿我永远拥有“世界在我眼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的主持着我”的勇气和力量。
“您于今年开启‘以爱之名’贷款的还款之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工作后,我不再是被呵护的孩子,而是开始承担家庭责任的一员。从等待妈妈发放生活费,到主动为家庭分担,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转变。这棵曾被父母精心呵护的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大树。我深知父母的爱无法用金钱衡量,我只希望我能更加坚强、可靠,为他们遮风挡雨。我将更加努力,带妈妈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成为她的贴心小棉袄,也是她的防弹背心。
若要问我2024的关键词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成长”。这一年里的经历让我提升了个人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明确了未来航向。2024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明年我能继续书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