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陶加
每次回到家乡,我都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总是带着些许的期待,又有点儿不安。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看着两边的田地,想着小时候放学后就是在这条路上跑来跑去,直到天黑才回家。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生活也简单得很,开心就笑,不开心就闹,似乎永远都不用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
可是这一次回去,我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和这个地方渐行渐远了。我在想,为什么每一次回乡,总是充满了患得患失之感?
回村后的第一天,路过村子里改成村委会的老学校,看到一群孩子在这里玩耍,玩的依旧是我小时候最常见的游戏,他们相互追逐着、打闹着,脸上都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自由奔跑的身影伴随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自己也曾在这里笑过、闹过、和小伙伴一起奔跑追逐,但现在,我却成了一个旁观者。
走到旁边的商店,老板的健谈在一句“你是谁家的?”后变得沉默。回家的路上,一股从未有过的陌生感瞬间灌满心脏。那些孩子的笑脸与这句话让我既怀念又难过。怀念的是,曾经无忧无虑的快乐与无拘无束的自由,难过的是,家乡的一切看似都没变,但记忆里那个在旷野逐风的少年早已开始了属于他的奔波。
小时候总是想着离开,觉得家乡很小、很封闭,想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但当我真的走了,做了些改变,得到了些新的经历,才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与那片熟悉的土地产生了隔阂。而这种疏离感,不是外界的改变,而是内心的感受,它是渐渐地、无声地发生的。那时的自己哪知道什么是离别,觉得离开就是一两天不见,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想着,等自己长大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世界,可以去看看外面的精彩,去追逐那些大梦想。但是等到真正离开,再回来时,才发现,原来最难的,不是离开,而是回来之后发现,总有人问你“你是哪家的”。
有些事,我们或许无法回到过去,但也正因为离开,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宽。那种患得患失的来源或许是小时候纯粹和简单的快乐,只是当时的我们,有着父母的守护。而今,是我们在守护。
回家的感觉,那不是失落,而是一种莫名的亲切,也是那种伴随着岁月流逝留在心里的近乡情怯。家乡,是那个永远不会变成陌生的地方,即使它和我之间有了距离,那份熟悉的气息依然在心底萦绕,家乡的每一块土地、每一条小路,都会在我们不经意间提醒我们,曾经的我们从这里出发,未来的我们,也永远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
回家的意义,或许就是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面对自己曾经的模样,走过奔跑的原野,跨越嬉戏的小河,翻开尘封的书籍,让这些在平静的脑海中吹起舒缓的风浪,给予疲惫的我们前行的动力。即使那个少年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夏天,却能在每一个回乡的季节带给我刹那间的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