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丁威
眼观,所得为表象。唯有怀探索之欲,付诸求证手段,方知根本。本文以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辅佐论证,浅谈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案例一:班组上的一台BOSCH牌手持切割机,开关卡死,大家竭尽全力都推不上去,以至于开关键都被掰掉了下来,无法正常开启使用,濒临报废。班组成员利用工余时间将切割机解体,发现是其内部积灰太多,阻碍开关推不上去,于是立即清理切割机内部卫生,同时着手研究怎样将开关键恢复上去。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这台切割机完美“复活”,而且经过维护后状态更佳。
案例二:班组上的一块钳形电流表,钳头无法正常闭合,导致所测数据不准确,也是搁置角落,等待报废。班组成员有了上一次的“切割机复活”的经历后,信心大增,随即将该表计拆成了一堆零件,最终发现钳头无法闭合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表计内部胶塑部分掉落的颗粒将钳头扳机的转动部位卡住了,清理出来后便恢复如初,就这样又“拯救”了一支表计。
案例三:一台在运行中“烧毁”的空压机高压电机,从现场拆回班组后打开检查,未发现损毁之处,濒临外委重绕。但奇怪的是定子绕组十分干净,也无明显的击穿、变色现象,更没有绕组损毁的焦糊味儿,于是班组成员决定将电机绕组进行烘干后再检查电机绝缘情况。也正因如此,让大家发现了端倪。进行一整天的烘干处理后,班组成员用高压摇表对电机绕组进行绝缘测量,发现绕组绝缘虽然升高了一些,但是在摇表表针却不停的摆动,而且不时伴有嗒嗒嗒的放电声,通过仔细观察,最终准确定位了发出声音的位置就是在接线盒处,于是大家立即将接线盒解体,拆下绝缘挡板的那一刻,真相便浮现在大家面前——电机绕组引出线绝缘层老化受损,同时电机本体高温使得其引出线绝缘层溶解,导致绝缘击穿,绕组接地。随即,大家采用10kV的绝缘套管热套在引出线上,并对与电机本体直接接触的地方进行加厚处理,恢复了引线绝缘。最终,测得绕组绝缘完全恢复正常。
以上三个案例,为企业节约了数万元的费用,同时,体现出我们现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很有可能将这个问题解决,从而保障我们生产用具的完整,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成本费用,降低生产投入资金,促进一分钱行动的落实。反之,如果我们放任不管,那将永远不会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只能将其报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所以,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我们不要畏惧,不要懒惰,要有主人翁意识,要增强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且提升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勇于探索,将会拓宽自己的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们自身成长,推动高质量检修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