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邓连国
为加强贵州金元火电企业检修技能培训工作,推动自主检修工作开展质量的提高,贵州金元利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2号机汽轮机本体安装高峰期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了贵州金元超超临界660MW汽轮机安装(检修)技能专项培训班。在现场参与安装和调整工作的同时,培训小组还积极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每日培训日志、专家组答疑解惑、每周工作总结、小组成员轮流分享等形式,将学习到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设备原理到设备流程,从安装工序到设备精调,从仪器原理到现场使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班成员收获颇丰,为今后的业务技能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未动 理论先行:夯实基础 筑牢技能提升根基
理论学习已悄然在培训班开班前拉开帷幕。汽轮机作为火电机组的“心脏”其安装与检修涉及复杂的机械原理、精密工艺和严格标准,为确保学员在实战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织金清洁能源公司提前一周就将安装说明书和图纸分享给培训班成员,大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了解理论知识,为到厂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行不仅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更让学员带着问题进入现场,实现“目标导向式学习”。

立足实战 锤炼本领:以现场为课堂 以设备为教材
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2号机组汽轮机安装现场,培训班成员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调整及精调等关键环节,深入掌握汽轮机本体结构、安装工艺及精度控制要点。学员们紧跟安装进度,从设备吊装到位到轴系中心调整,从间隙测量到数据验收,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切实提升了实战操作水平。在猫爪负荷分配这一高精度环节中,学员们首次接触猫爪抬高承载法调整猫爪负荷,因为是第一次见到使用这种方法调整,大家对压力如何换算成调整垫片厚度始终存疑,通过现场观摩安装团队调整,分享各厂调整方法,最终达成一致共识,猫爪抬高承载法调整猫爪负荷在实际操作中误差更小,调整也更加方便。

理论筑基 深化认知:从“碎片化学习”到“系统化建构”
实践操作热火朝天的同时,理论学习始终贯穿培训全过程。培训工作组创新采用“三维学习法”,推动知识体系深度内化。一是每日培训日志,学员需记录当天实操中的技术难点、理论疑问及解决思路,形成个人知识档案,系统内部专家针对每日遇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解答,让学员理解更深刻;二是每周总结复盘,各小组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技术要点,对比理论标准与实际操作的差异,提出优化建议;三是轮值讲师制度,每天由一名学员结合实操案例讲解设备原理,倒逼知识系统化输出。
在“对轮张口”专题研讨中,学员们通过画图结合实操分析不同调整方法对工作量的影响,再结合现场实测数据,推导出最优调整方案。这种“理论—实践—再理论”的螺旋式学习,帮助学员构建起从宏观系统到微观参数的完整认知框架。正如学员邓工所言:“现在看到设备,脑中会自动浮现结构剖面图和数据阈值,工作思路更清晰了。”通过每日培训日志记录、专家组答疑解惑、每周总结复盘、成员轮流分享心得等形式,系统梳理了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设备流程及安装标准。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流程到微观调整,学员们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自主检修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专家亲临 现场答疑:破解技术盲区 传承工匠智慧
在轴系中心调整、扬度调整时,培训班成员通过讨论,无法得到一致共识,对此问题始终存在疑问,因此培训班还特别邀请了集团公司领军工程师莫让恒进行现场指导,他不仅带来了前沿的技术理念,还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培训班成员对于汽轮机轴心中心调整环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突发状况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培训班还注重培养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和创新方案,共同探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检修方法。通过这些努力,培训班成员的检修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管理 明确职责:以制度护航质量 以责任锻造精品
为杜绝“重技术、轻管理”的培训弊端,本次培训同步推行“三标一体化”管理模式,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深度融合。技术标准可视化是将安装规范转化为图文并茂的图片,编制贵州金元超超临界660MW汽轮机设备标准图集;作业标准流程化是对机组安装及扣缸前的重要节点及其关闭等有情况记录,重要节点的验收、关闭等有情况记录,以现场图片配小量文字说明,试验、验收情况等有简要结论,明确每道工序的责任人、验收标准及交接程序;管理标准责任化是编制《贵州金元超超临界660MW汽轮机安装(检修)技能专项培训班管理办法》,明确班组职责,实施考核制度,学员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任务,质量评分与培训成绩直接挂钩。
通过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学员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汽轮机安装的核心技术要点,更在团队协作、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解渴又管用”,真正实现了“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走,带着思考来、带着办法走”的目标。
以训促干 展望未来
此次专项培训是贵州金元推动火电企业检修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自主检修、提质增效”目标的关键一步。未来将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技能培训,将现场转化为课堂,让技术骨干在实战中成长,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