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能源公司 彭西德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作风建设始终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我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
深刻领会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作风问题不仅关乎党的形象和声誉,更直接影响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作风优良,党在人民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党和国家事业就蓬勃发展;作风不正,就会脱离群众,失去民心,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这一论断直击要害,揭示了作风问题的本质。作风是党员干部外在行为的表现,而党性则是内在的本质和灵魂。作风问题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标尺。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党性不强,就难以保持优良的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加强党性教育入手,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深刻阐述了作风问题的核心所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如果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脱离群众,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密切党群关系作为核心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准确把握党的作风建设主要观点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根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深入分析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方向。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办法,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问题导向就是聚焦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标导向就是明确作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推进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全面从严治党是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同时要鼓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才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制度是作风建设的保障,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思想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进作风。
深入践行党的作风建设要求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人民,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严格遵守纪律规矩,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
典型案例引领作风建设
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同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优良的作风和崇高的党性。我们向他们学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坚守奉献,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担当作为,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觉性,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