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鸭溪运营“李定忠工匠工作室”凭借一项“零成本”创新改造引发关注。该团队针对氧化风机长期存在的轴承高温、润滑油泄漏及环境污染等难题,通过“一改一加”的巧思,在不改动设备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突破,成功将设备故障率降低90%,年节省润滑油成本超万元左右,成为“一分钱行动”中“小智慧解决大问题”的又一案例。
高速风机的“退烧术”:从油雾弥漫到精准润滑
作为鸭溪运营脱硫系统的关键设备,氧化风机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高速运行,其进口负压与出口高温形成“冰火两重天”工况,衍生三大顽疾:轴承高温隐患。风机进出口温差导致后轴承温度飙升,传统喷淋油润滑虽能保障运行安全,却造成润滑油持续消耗;“吸油”污染难题。风机进口负压将前轴承润滑油吸入内部,与100℃左右的高温气体混合后形成渗漏油雾,严重污染设备及环境;资源浪费困局。8台氧化风机润滑油年损耗量高,既推高运维成本,更为严重的是增加了污染脱硫系统浆液品质的风险,加大脱硫系统的处理压力。
“这就像个恶性循环——喷淋润滑为保安全运行不得不做,但油被吸进风机又造成浪费和污染。”检修技术骨干李工坦言。
“脑筋急转弯”式改造:橡胶圈+润滑变革破解困局
面对“既要保设备运行安全、又要断污染”的双重挑战,该厂攻关团队提出两项零成本改造方案:一是润滑方式革命。将前轴承喷淋润滑改为高粘度油脂润滑,利用油脂抗负压特性,从根本上阻断润滑油被吸入风机的路径;二是气压导向妙招。在前轴承与风机间的转轴上加装定制橡胶圈,通过微调气流方向削弱进口负压吸力,形成双重保险。
改造后数据显示:前轴承温度稳定在55℃以下,润滑油月消耗量从10公斤骤降至0公斤,风机外壳“油腻”彻底消失,现场环境显著改善。
小改造撬动三重效益:安全、环保、降本兼得
一是安全升级:轴承运行温度稳定,设备故障率降低80%,设备可靠率达到99%;
二是环保增效:根治油雾污染,杜绝了油雾污染浆液的问题,为脱硫系统的可靠出力提供了保障,同步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三是经济节约:润滑油采购及维护费用年节省超1万元左右,且改造未投入任何新设备采购资金。
“现在巡检时再也闻不到刺鼻油味,设备‘跑冒滴漏’现象消失了。”脱硫运行人员对改造效果赞不绝口。
“一分钱行动”激活基层创新基因
鸭溪运营负责人表示,“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创新,证明了绿色转型未必需要大投入。一线员工对设备的深刻理解与创造力,往往能催生出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此次创新是‘人人都是创效者’理念的生动实践。该厂‘一分钱行动’专项工作组已将该项目列为‘低成本技改经典案例’,其经验完全可以在集团内火电厂推广。据测算,若全集团同样类型氧化风机均实施此改造,年均可降本超上百万元。”
从油污弥漫到洁净运行,鸭溪运营的实践再度印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传统电厂的绿色蜕变既需要大刀阔斧的技术革新,更离不开基层智慧的精雕细琢。当“一分钱行动”遇见“工匠精神”,便奏响了高质量发展中最动人的创新乐章。(通讯员 李定忠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