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铁骨融新火,蜕变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9/30 14:37:56

纳雍电厂 王楠

手掌上的老茧还嵌着合金粉的纹路,工装前襟的水泥味像刻进骨子里的旧时光——我总以为,这辈子就和高炉的火光绑在一起了。直到秋风卷着分流表撞进车间,我才明白:有些告别,是为了让“铁”在新的炉膛里烧得更旺。人生如舟,终要从熟悉的湖面驶向更广阔的海。我所经历的这场变动,是旧故事的句点,也是新篇章的序章。

见证

春寒在铁轨上结了一层薄冰,我踩着碎银似的霜花走向厂区。高炉的火光正撕开晨雾,把半个天空烧得透亮——那是铁水在炉膛里翻滚的颜色,映得我工装前襟都发暖。 夏天,蝉声刚在树梢响起,中控室的绿灯就再没歇过。老师傅常拍着我肩头的汗渍笑说:“这铁水啊,能浇透半个城的日子,你信不信?”

秋风卷着枯叶灌进车间时,传送带咯吱作响,像在数那些漏走的时光。三季轮转,快得像按了倍速的电影。

我从制服口袋里缓缓掏出两样东西,摊在掌心:一支笔尖近乎干结、握得指节发白的笔,和一张被汗渍浸得发卷的分流意向表——仿佛摊开了整个季节的重量,也摊开了未来的注脚。

我曾见铁合金的火花把夜空烫出金色的窟窿,运料车排着队啃食黎明,车灯连成的银河比天上的更亮;也见炉火一天天矮下去,报表上的数字跌得比深秋的气温还快,红笔圈住的“亏损”二字,像块冷铁贴在胸口。

直到移交协议上的红印落下,铁皮屋顶都震了震——原来“历史大事”不是教科书里的铅字,而是数百双手攥紧的拳头,是砸在每个人心口、带着铁锈味的石头。

分流大会那天,通知纸被手心的汗洇出了印子。窗外的梧桐叶正往下掉,叶尖挂着晨露,啪嗒一声砸在玻璃上,像半句哽咽卡在喉咙。有人问“新去的厂对我们会不会有什么偏见”,有人盯着墙上漆皮剥落的“安全生产”标语发呆。我望着空荡荡的更衣室,那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还挂在那儿,衣摆晃啊晃,像在替我发问:明天的考勤,该对着哪里打?

风从破窗缝钻进来,卷着合金粉的味道,也卷着几百个没说出口的“后来呢”。原来见证不是旁观,而是自己活成了故事里那枚悬着的、带着水泥味的句点。

轮转

人生的罗盘总在不经意间偏航。2025年7月底,晨光漫过招聘牌的金属边框,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皮鞋跟敲着水泥地,像无数个问号在蹦跶——贵州金元系统内部的招聘会,成了我们这群“转岗人”的新坐标。

我挤在人缝里,左手捏着磨得起毛的简历,右手心的汗把笔杆都泡软了:那双握过铁水的手,能接住仪表盘上的新数据吗?这双听惯了高炉轰鸣的耳朵,读得懂新岗位的操作规程吗?心里的绳结越缠越紧,里面裹着的,全是没底气的“能行吗”。

幸好有温煦的风来解绳。贵州金元的领导蹲在咨询台前,用笔在纸上画岗位流程图:“你看,这个制样岗,和你以前给锰矿石取样是一个道理,就是换了种‘料’。”绥阳公司的老领导拍着我后背笑:“怕啥?你们这群能在火里炼的人,到哪儿都是好钢!”阳光一点点融化心里的冰碴,我揣着半页写满笔记的纸,在“纳雍电厂”四个字下面,郑重地画了个勾。

生活的转折,总在忐忑中悄然降临。来之前,听过不少传言:纳电地处群山,交通不便,连当地民风都带着几分“生猛”。心里要说没有打鼓,那是假的。

直到踏入纳电的第一天,会议室里,主要领导的话透过麦克风传来,像定心丸:“从今往后,没有绥阳公司的职工,只有纳雍电厂的职工,只有贵州金元的职工——我们,都是一家人,是兄弟姐妹!”八十多颗悬着的心,就在那句“兄弟姐妹”里,慢慢落了地。

入住那天,秋阳正好。宿舍楼下,纳电的同事们早已等在那里,笑着接过我们的行李。推开宿舍门时,心里确实咯噔一下——墙皮有些斑驳,设施也不算新。可转头就看见桌上摆着崭新的洗漱用品,衣柜里叠着整齐的劳保服,连床铺上都铺好了干净的被褥。后来才知道,这些房间是纳电的老同事们主动腾出来的——他们宁愿挤一挤,也要给我们留一方“新家”;后勤的师傅们更是连轴转,补墙皮、换灯具,把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妥帖。“别委屈,别担心,咱们都是自家人。”他们擦着汗笑,眼里的真诚,比窗外的阳光还暖。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的“偏僻”,原来藏着最质朴的热;所谓的“生猛”,不过是山民骨子里的直爽与热忱。这里,早已有了“家”的模样。

逐梦

一月时光匆匆,我们已在纳电的沃土上悄然扎根。曾经的迷茫与忐忑,已被如今的坚定与笑容取代。这份转变,离不开厂领导班子如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也凝聚着贵州金元对我们转岗人员始终如一的深切信任。

新环境的每寸空气都飘着新鲜感。检修车间的扳手比老厂的轻些,燃料制样的仪器闪着新光,运行班组的师傅们总拍着我的肩:“来,我教你看这曲线图,比铁水的温度好懂!”

忘不了在运行部门学习的日子:黄师傅带我爬锅炉平台,爬三步就回头问“腿软不软?歇会儿”;李师傅把笔记借我,红笔标满的“重点”比星星还密;连打扫卫生的张姐都笑着说:“你们年轻人学得快,以后纳电的技术就得靠你们!”那些藏在安全帽下的笑脸,那些混着汗味的耐心讲解,早把“外乡人”三个字从心里连根拔起。

“两栖”队伍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燃除脱队伍的蓝图在墙上铺展开——红笔勾勒的“技能提升计划”,蓝笔标注的“人才培养通道”,像为我们的人生重新校准了航向。原来转岗不是终点,而是换了条更宽的跑道;价值从不会被埋没,就像铁水总要找到熔炉,我们也要在新的炉膛里,重新烧得滚烫。

此刻,我站在纳电的集控室里,望着仪表盘上跳动的绿光——和铁合金厂中控室的很像,又不太像。像的是那份熟悉的、让人心安的节奏,不像的是,这绿光里藏着八十多个崭新的黎明。

感谢贵州金元,给了我们重燃的炉火;感谢纳电的兄弟姐妹,让我们在群山里扎下根来。带着钢铁的筋骨,来纳电长出血肉——这新征程,我们要走得比铁轨更直,比炉火更旺!

在此,我们向贵州金元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公司的深情厚谊与悉心栽培。我们定将不负重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新的岗位上重新扬帆起航,为贵州金元的辉煌明天贡献全部力量!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新起点,新篇章 [09-30]
电流与心跳:在电厂的一年 [09-30]
电流中的成长与挑战 [09-30]
铭记血色历史,扛起时代担当 [09-30]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09-30]
光明守夜人 [09-29]
游览天空之城——梵净山 [09-29]
遗憾 [09-29]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