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刘亦杉
10月26日,清晨的天空才朦朦亮,金沙县城宽阔的马路上空无一人,但在黔北电厂里,燃料部煤场工作人员早已开始一天的工作,“维持现场秩序、采样、监护……”望着前方的煤场,燃料部主任李正强心中仍倍感焦虑:“如今电煤供应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我们仍不敢掉以轻心,接下来还要再加把劲儿才行呀。”

在这场异常艰难的“能源保供攻坚战”中,金元保供人义不容辞、冲锋在前,用身体力行续写了“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三千”精神。不管是在清晨的办公室里,还是深夜的卸煤沟旁,我们总能看到他们工作的身影。从走访煤矿、协商采购到取样化验、燃煤入库,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任务,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之下懂担当,他们的每分每秒,都战斗在电煤保供的第一线。
07:50 厚厚的数据表
每天早上七点五十,还没到上班时间,厂长罗德海和各部门负责人就已经早早来到会议室,召开每日例行的早会,对各部门当天的工作进行安排。会后,罗德海将电煤保供突击队的成员叫到办公室,重点对保供工作进行部署。“今天主要去这几个煤矿,督促他们尽快把前段时间的欠量补齐了。”
科学合理的计划需要许多数据的支撑,为了更好地对电煤保供工作进行指导,罗德海的办公桌上常常堆满了数据表格。每天早晨出发去煤矿走访前,他们都会一起坐下来,对比每日入煤的相关数据,对辖区内各个煤矿近期的电煤供应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对每天的保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要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生产经营安全,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提升能源安全,稳定保障能力,切实发挥好中央企业顶梁柱、主力军作用,更好的保障民生及电力供应。”在10月19日组织召开电煤保供专题党委会,厂长罗德海对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在统一部署安排下,以四位厂领导为首成立电煤保供专班,全力负责电煤采购工作,及时追缴各煤矿补齐欠量,密切跟踪各个煤矿生产、销售、供应燃煤的情况,积极协调电煤及时到厂,强化电煤保供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08:00 颠簸的保供车
“带那个大的杯子吧,在外面跑一天,这个水杯根本不够喝啊。”
为了能多走几个煤矿,突击队的成员每天一大早就从办公室出发,带上一点干粮和一大壶水,一出门就是一整天。前往煤矿的路途遥远,他们就轮换着开车,山路崎岖难走,一路颠簸才能到达,路上饿了就在附近小店对付一口,困了就在车上小憩一会。就这样日复一日,突击队的成员们跑遍了西片区的所有煤矿,每日跟踪它们的生产、出煤以及供煤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及时与煤矿方进行沟通对接,了解煤矿没有发煤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并对电煤供应积极性不高的煤矿耐心地宣贯政府政策,确保矿方每日按比例供应电煤到厂。

12:00 热腾腾的馒头
入秋后的金沙,天气渐凉,细雨濛濛。中午十二点,一排排煤车正在等待采样、过磅,还没吃上饭的煤车司机刘师傅正在为如何解决午饭而发愁,抬头一看,却发现其他的司机在服务点旁围作一团,每个人手上都拿着热腾腾的馒头和鸡蛋,端着一碗热汤,脸上都是满意的笑容。刘师傅随即下车,也在服务点领到了热汤和馒头,在与服务人员的交谈中,他说:“电厂的走心服务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在进行电煤采购的同时抓好后勤保障工作,该厂成立专项服务小组,设置“能源保供”服务岗,为煤车司机提供餐饮、热水等物资,形成了集党员示范服务、绿色交通宣讲、司机休息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获得了矿方业主和煤车驾驶员的一致好评,团结大家一起为电煤保供努力。

18:00 明亮的办公室
“你先走吧,上周的煤款就差一点就算完了,我再加加班,尽快给矿方结算煤款。”下班后的办公楼,还有几盏灯仍然亮着,这其中就有财务部办公室的一盏。尽管距离结款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但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还是加班加点地计算煤款,“越早给矿方结算,他们才能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不能让他们寒了心呀。”这句话说出了他们作为保供人的心声,就算自己累点,也不能让矿方因为迟付煤款而丧失电煤供应的积极性,让前线采购人员的努力功亏一篑。
在后方的电煤保供“战线”上,加强内控管理,积极协调财务部门及时进行燃煤结算,避免出现欠付、迟付煤款情况影响煤矿正常供煤,增强煤矿供煤积极性。

02:00 长明的手电筒
当人们都进入梦乡时,煤场的采样机处仍然灯火通明,10月下旬的金沙,夜晚的温度已经让人仿佛置身于冬日,冒着天空中飘下的连绵细雨,热机检修部主管李世权拿着手电筒在采样机旁不停地来回走动,仔细监督采样情况。

为保证电煤储备量,让买到的煤都能入厂,保供人们自愿牺牲休息时间,组建煤班分批值守,在现场不断协调组织煤车的采样和装卸,有力保障了四台机组大方式稳定运行。
“尽管要加班加点地干活,但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真心希望燃煤能保障到位,多苦多累都值得!”燃料部煤管组长陈宛说到。尽管已经到了深夜,他还依然“战斗”在能源保供的第一线,接连几天的连轴转,让陈宛基本上没有怎么好好休息,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说过一个“累”字,仍然觉得能看见煤,保障机组发电才是最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