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唐昱
储灰场对于火电厂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生产设施,同时也是火电厂环保扬尘治理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黔北电厂灰场是一个老灰场,于1999年建成投运。由于投运后的前十年固废利用市场基本一片空白,大量的灰、渣均运到灰场堆存,给环保防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黔北电厂领导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把灰场防扬尘治理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安监部牵头,营销部、办公室、生技部、检修部门全力协作,成立了灰场防尘治理攻坚团队,务必打赢保卫蓝天白云的攻坚战。
灰场的扬尘治理重点在“防”上,在对灰场情况进行实际调研后,结合其他电厂的治理经验,黔北电厂决定采用长、中、短期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治理扬尘的目的。
长期措施就是进行覆土种草。这是黔北电厂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治理措施,近两年更是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在灰场堆灰已达到设计标高的区域,通过多次试验,选择能在灰场生长的植物旱芦苇、丝茅草、槐树等,坚持每年移栽。经过多年努力,现在的坝前区已经长成了近50万平方米的林草覆盖区,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今,该区域在已成规模的林草覆盖区辐射下,不用再人工移栽植被,只用覆盖防尘网,禁止车辆进入该区域,再辅以人工洒水,原有的林草覆盖区域就会自然延伸,具备了一定的生态修复能力。

中期措施为安装喷淋洒水系统,通过喷淋洒水系统向运灰专用公路、灰场内行车道洒水,再辅以人工洒水,从而对灰库到灰场作业面全过程洒水防尘。黔北电厂将回收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安装专用管道将处理后的复用水抽到灰场,再通过喷淋洒水系统进行洒水降尘,对喷淋洒水系统无法到达的作业面等区域,通过人工洒水降尘,同时还安排洒水车对运灰专用公路进行冲洗,每天冲洗次数不少于四次,有效清除路面积灰。该措施的实施对运灰公路、灰场内行车道和作业面等反复作业的区域防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灰场防扬尘治理效果。

短期措施是覆盖防尘网。由于防尘网本身的特性,在日晒雨淋下,两三个月就需要进行更护,直到覆盖区域灰渣表面固结,不再扬尘为止。近年来,由于能源保供工作需求,黔北电厂发电量较高,加之近两年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开展困难,每年在灰场暂存周转、取用的固废有100多万吨,大量堆、取后的作业面需覆盖防尘网,因此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仅2022年前三个季度,黔北电厂灰场覆盖防尘网就达50多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将在80万平方米以上。但在灰场作业区覆盖防尘网,对灰场防尘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减轻了人工洒水的工作量。

通过长、中、短期措施的共同作用,在2022年干旱少雨的基础上,黔北电厂灰场的扬尘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灰场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多次环保检查和PM2.5监测中得到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