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颜绍霖
“处理安全隐患就如给病人看病一样,只有对症施治,才能药到病除。”12月1日,黔北电厂冬季安全检查组在脱硫塔检查现场进行检查时,该厂厂长罗德海语重心长地说道。

据悉,该厂为将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精,突出“标本兼治”效果,按照“策划、检查、整改、跟踪、总结、完善、优化、提升”工作思路,结合生产实际,实施隐患“四诊法”工作机制,对生产现场各类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理,增强隐患“免疫力”,确保该厂长周期安全生产。
“坐诊”
今年以来,该厂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和风险隐患管控制度,定期分析、通报、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曝光生产“一直都这样”“过得去”“老旧坏”等问题,并对潜在隐患认真分析原因、查找现场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把安全管理“必做于细、跟踪闭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安全管理摆在生产经营的首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终身责任追究制,针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认真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和面对的安全风险问题,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出诊”
该厂实施领导分管和区域项目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划分分管责任和区域项目责任田,明确责任人,督促分管领导和区域项目责任人定期深入生产前线、要害部位、重点区域、液氨及制氢站等危化品区域,不仅要查生产隐患,更要查管理上的短板、员工思想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促进生产、设备、安全技术保证体系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控安全生产动态和风险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问题精准开出整改“处方”,及时帮助班组和部门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防止病情恶化。
“会诊”
该厂针对项目实施的风险和季节性生产特点,全面实施“旁站式”生产闭环监督管理,对现场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由专家、保证、监督、支持体系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集体进行会诊研究,共同协商制定防范整改措施。同时,对此类隐患实行挂牌督办与早会建档销号管理制度,并安排经验丰富的专家、生技部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班组长和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傅负责整改,安全监督和支持体系人员负责验收和销号,确保会诊准确及时,“药到病除”。
“复诊”
对查出的问题系统果断地开出整改“药方”,按照“五定”原则,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费用、责任人、整改期限、验收人,并进行月度跟踪处理,按照“谁整改、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查看隐患是否整改落实到位、是否制定防范措施。同时,分级建立隐患检查整改档案,对重复排查出检查不彻底、整改不力的安全生产隐患,在执行考核的同时进行全厂曝光和警示教育,促使干部员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与风险识别处置能力,确保机组设备安全周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