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担坝煤矿 黄祥波
他,放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场合都不是能让人一眼就记住的面孔。他们没有出色的外表,没有出色的阅历,没有出色的背景。但是他们却用一腔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普通的工作,也许波澜不惊,也许默默无闻,但却用他们的付出、坚守,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用行动诠释非凡的意义。
每个人的专业不一样,涉猎的领域不一样,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有的人在工作之余可以无忧无虑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逛街、聚会、旅游……有的人下班后还要加班到很晚,甚至通宵达旦;有的人全天24小时在线,随时待命……目的都是更好的完成分内工作,虽然完成工作的方式不一样,但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一样的。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的付出,却如涓涓细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每一个人。
有位作家说过: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说着热爱工作,但是评判一个人对工作是否热爱,不是靠嘴吹嘘出来的,而是要从内心出发,在行动上真正对所从事工作有兴趣,从而从精神上的热爱,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其次是要从行动上热爱,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只有当一个人对工作的热爱,能在精神上与行动上保持高度统一时,才能让这个人身上处处都有闪光点。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只要运用得好,也足够照亮前行中的他们。
说起罗安斌,木担坝煤矿的职工都不陌生,一个典型的80后小伙子,自2011年进入木担坝煤矿以来,十年如一日,他不怕吃苦,不惧困难,积极讨教,主动学习,用勤恳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经过不断的磨炼,也从最初的一名默默无闻的打钻工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政工部主管,很多人在议论他运气好的同时,却忽略了他在成长路上遇到的荆棘,他和很多矿工一样,只是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矿工,但是他有上进心,业余自学文化知识,参加自考,暗暗提升自己;空余钻研业务技能,不懂向前辈请教,在工作中日积月累,有了丰富经验,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
他很乐观,也善于交际,对待工作很积极,对矿工也很和气,正因为他很能很准确的拿捏和其他人的关系,所以他开展工作也是事半功倍。你说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有可以变成有可能。矿上开展很多活动,总有人说人员不好组织,但是罗安斌却把这个事做得很出色,再比如拍摄木担坝煤矿宣传视频,他陪着广告公司的技术人员井上井下跑,但是做出来的成品却不尽人意,最后,还是罗安斌利用自己“半路出家”学来的视频剪辑相关知识,把视频重新进行剪辑,在公司整整加班加点、通宵达旦一个周才做完,成品也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他能把他认定的事情当“孩子”对待,在推动“强基创优”工作中,他经常在班组一线指导,对原有班组体系进行梳理融合,和班组负责人一起制定措施、完善资料,为优秀班组的验评提供基础保障。
他是一个自来熟,比如系统内的每一次的闻宣传培训、班组培训、涉及工会等培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每次和非本单位的工作交流,都会结识一批新的朋友,并且对他的评价都很满意。在实际工作中也和其他兄弟单位的相关业务人员关系密切,遇到不懂的难题,他虚心向对方请教,这也是他能够推动一些貌似完不成的工作增加了可能性。
同时他还是个热心肠,比较喜欢公益活动,就拿公司每一次的送温暖、送清凉活动,他总是冲在前,协助慰问物资的搬运、发放,在矿区排队等候装煤的货车司机,偏远的储煤场站以及风井值守点,每一次的的送清凉他都亲自上前,传递温暖,把清凉送到他人手中。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全能,在井上下都能看见他忙碌身影,一旦有检查或上级需要矿井素材,他扛起摄像机就走,在打造、宣传矿井形象上一往无前,用它“半路出家”学来的知识,给外人一个崭新的矿井容貌。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每天学一点,就和别人的差距小一点”,这是对工作的要求,也是他对工作的态度,虽然在工作中偶尔和同事间有意见分歧,也一度出现“白热化”,但是他会用他的智慧,一次次化解矛盾,领导、同事都清楚他的性格,大家都说:“安斌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出发点是好的,也从来不记仇……”是的,工作有分歧、有误解,是需要交流、沟通,才能达到最终目的,这是我们所不及的地方。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务人员,进入木担坝煤矿以来,他把不甘于平凡的精神在岗位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细,在奉献中默默积淀力量,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体现自己的价值,虽然平凡,却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