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清洁能源公司 吕绍洋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因忠事楚怀王遭排挤,后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自尽。百姓闻讯划船捞救,但无果,遂荡舟江河寄托哀思,后演变为龙舟竞赛。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食屈原身体,形成吃粽子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皆源于纪念屈原。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随着时代的演变,端午不仅仅是纪念诗人屈原,更多时候是象征着家人团聚、家庭和睦,寄托着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浓厚感情。
我总是对传统节日满怀期待,这应该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从我上学开始,母亲就一直陪伴在身边,每当节日来临,我总是会吵着要让母亲做好吃的食物,过一下节气,母亲也是每次都满足我的期待,比如端午包粽子、“六月六晒鸡蛋”、中秋节吃月饼、过年吃年夜饭……母亲是当主厨,我们则是打下手,一家人忙碌一整天,就为一顿丰盛的晚宴。
今年的端午没往常热闹,但我和母亲依旧精心准备包粽子的原材料。我和母亲一起上街,这天也正逢赶集,街上人山人海,粽叶、糯米、小龙虾、水果随处可见,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传统节日的情怀难以割舍。我们买了一点红豆,一点绿豆,一点枣子,一捆粽叶,一些水果,四斤糯米,材料也就准备完毕。
高端的食材只需最原始的制作方法,对于捆粽子的细线,我依旧遵循传统,采用棕叶,将它撕细,长度刚好可以捆扎实粽子。如此精细的操作,还是由母亲辛苦效劳,我则是清洗棕叶和粽叶,将糯米、红豆、绿豆过一遍水分别搅拌在一起。一个精美的粽子到嘴里需洗、拌、舀、封、捆、煮、剥,其中就属捆是细巧活。母亲一个人完成了全部,我在旁边有样没样地模仿,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也长大了,今后的事,逐渐要你开始接手了,我慢慢的退出我人生的舞台,由你上台演出。”我看着手中的粽子,若有所思:每一次母亲的意味深长,都伴随我的成长;母亲每一次的教诲,都意味着一代人的传承。
其实不仅仅是节日,只要是我回到家,母亲都会做好吃的等我,我永远喜欢做小孩子,吃母亲做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