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冯启航
近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被屡次提及的概念。从2023年全国两会被提出开始,“新质生产力”就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方向热议的话题。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它代表着新兴产业的培育,代表着努力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更代表着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发展方向,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制造等。这些科技听起来是如此高大上,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很远,甚至好像没有关系。但是,当我们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新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仍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变化。
“新质生产力”,给我们带来了动力与新的工作模式。近年来,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让科技爆炸更直观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千禧年只存在于幻想中的科技,出逃于费心构造的虚拟银幕,由呈现于眼前转变为出现在手中。不管是近年越来越发达的医疗水平,越来越“玩出花”的各类电子产品,还是源于ChatGPT,闻名于Deepseek的人工Ai技术,无不构成了一道巨大的铁轨,带着我们在发展的列车上飞速行进。在未来,无论是现场施工检修,还是办公桌上的材料撰写,都必将发展出“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显著提升产业科技利用水平和工作效率。
“新质生产力”,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在能源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老牌火力发电厂的一员,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能源的利用虽仍然在我国发电产业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趋势的变化,传统的火力发电必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质生产力”为火力发电产业提供了“技术革新,数字赋能,生态重构”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火力发电厂的竞争,不再等同于无限制的版图扩张,而是体现在“比低碳、比高效、比协同”上。只有在这场科技浪潮中主动拥抱变革,把“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融入规划、运营、创新的全链条,火力发电厂才能突破自身“传统能源”的桎梏,在能源发电市场上创造新的辉煌。而柳塘智慧能源的项目建设,超超临界技术与智慧生产结合的科技碰撞,正无形之中响应了“新质生产力”的号召,让黔北电厂在金沙这片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持续“冲锋号”,更是“勤劳革命”这一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范式革新。应对这一场也许还将持续良久变革的“历史三峡”,不管是企业还是我们,都应该加强新兴科技手段的学习与有效地利用,才能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顺”流而上,勇开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