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电厂 王超
春日的和风裹挟着机器的轰鸣,在茶园电厂1号机组C修脱硫辖区,一群身着深蓝色或火红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身影频繁穿梭于高耸的脱硫塔与纵横交错的烟风道之中。他们或手持榔头撬棍清理硬垢,或操作焊枪精准修补,或协力搬运设备部件,汗水浸透衣襟却无暇顾及。这是茶园电厂2025年度1号机组C修脱硫辖区现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检修团队以匠心守护环保防线的生动缩影。
锚定“安全+质量”双目标,打好检修攻坚“主动仗”。脱硫系统作为火电厂环保设施的“核心屏障”,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二氧化硫排放指标与机组环保达标。本次检修涵盖前后吸收塔、烟风道系统、浆液循环泵及附属设施、侧进式搅拌器等关键设备的检查及维护,涉及到高空作业、有限空间、防腐施工等高危环节。热机检修脱硫专人专事组四人以“零隐患、零缺陷、零返工”为目标,提前编制好《茶园电厂脱硫吸收塔、烟道检修及防腐施工专项方案》及《脱硫吸收塔及附属烟道检修动火作业专项方案》,通过机组运行期间产生的缺陷及常规检查项目,精准制定包含10大项、48小项的检修清单。开工前组织“专项安全交底+历年检修常规违章通报学习”双培训,创新采用“网格化安全监护”模式,将检修区域划分为4个责任网格,实现全过程、全区域、全人员的安全可控在控。
突破“结构+防腐”双难点,筑牢设备安全“生命线”。在50米高的脱硫塔内部,检修人员发现30余处喷淋管支撑钢梁存在严重穿孔,烟道支撑磨损断裂超10余根,严重影响设备安全。“支撑结构如同人体骨骼,必须彻底治理!”专人专事组人员分工带领检修团队采用进行逐步检查,通过对原烟道、联络烟道、净烟道、喷淋层等所有支撑进行全覆盖“体检”,针对受损支撑,创新应用“材质升级+丝布防腐”工艺,既保留原有结构强度,又增加30%耐磨性能。面对塔壁防腐层老化、起壳、脱落的难题,检修组摒弃传统玻璃鳞片材料,引入纳米碳化硅复合涂层技术。施工团队顶着塔内高温,经过基体打磨、涂料搅拌、高热施工等复杂工序,完成近700㎡塔壁及烟道的防腐施工,耐磨性能提升5倍,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聚焦“汽蚀+振动”双症结,锻造核心设备“强心脏”。“浆液循环泵就像脱硫系统的‘心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在解体的2台浆循泵中,检修人员发现叶轮汽蚀冲刷导致出现凹坑情况的面积达30%,泵壳流道出现蜂窝状蚀坑。团队严格执行“叶轮碳化硅修复+精密动平衡”的修复工艺,对泵壳蚀坑创新引用新型耐磨耐冲刷材料进行修复,回装过程同步更换机械密封组件,保证机组运行时浆循泵能够持续发力。针对侧进式搅拌器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隐患,技术组通过对桨叶进行仔细检查、对轴进行轴弯曲检测,对减速机润滑油及齿轮检查。发现存在轴弯曲、机封破损等情况3台,回装过程更是将动态密封部件统一进行清理,确保机组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
践行“环保+效益”双使命,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C修还在继续进行,经过近25天连续奋战,检修团队已完成大部分检修工作,消除设备隐患30余项。“每一次螺栓紧固都是对环保承诺的践行,每一道焊缝成型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生技脱硫专责江师傅抚摸着光洁的塔壁感慨道。当脱硫塔再次升腾起袅袅白烟,那已不再是污染的阴霾,而是经过净化处理后对环境友好的水蒸气。这群默默无闻的检修工匠,用智慧和汗水在钢铁丛林间编织着绿色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守护蓝天白云"的庄严承诺。他们的身影,构成了新时代电力人最美的奋斗群像;他们的坚守,正书写着火电绿色转型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