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能公司 夏伟力 金翔
“热火朝天的事业,光彩照人的能源……”这是从事电建行业多年的楚劲松接受采访时对光伏发电的描述。言语之中,尽是他对这份事业深深的热爱与自豪。
这些年来,他始终深耕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光伏产业现场,践行贵州金元西能公司发展理念——在生产一线中创新创效。近来,经过长期的现场观察研究,他又成功补上了光伏发电短板,并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其中,“一种利用可拆卸电动伸缩杆的快速调节光伏支架”可提高光伏组件5%的日常发电量,“一种能够吸收风载荷的柔性光伏增光装置展板”可提高光伏组件10-15%的日常发电量。
无疑,这一系列实践数据表明效果十分的显著。再加上其材料易取,便宜,具有较好的实施性,从行业全面、或部分推广来考虑,此创新技术对于集中式光伏发电产值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产值都有着相当可观的提高,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在2021年中国创新大赛贵州赛区的决赛中,楚劲松率领西能创新小组第一次参赛就取得了优秀奖的成绩,但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是很满意。“可能是参赛资料准备的不够充分吧,下次我们一定争取拿到更高的奖项”。他自信的说道。
“老楚,都比赛完了,回来完善专利也没啥用了嘛。“
“老楚,我看你还不如另外研究一个,别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了。”
见到他一直在站在蓝色硅板旁捣腾,身边的同事们很是不解。
而回应同事们的疑问,他只有个简单的抬头微笑。这就是他结束比赛后回到工作岗位的状态,更加地执着、更加地专注,他深信“千万个开始不如一个完结”。
终于,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后,他陆续的完善好专利内容,补足了支撑材料,为他的此次创新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下一次的创新汲取了丰富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趋激烈,创新技术的积累对该公司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这财富的累积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型骨干人才,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楚劲松就是其中之一。已经54岁的他,持续发挥着中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扬着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在他默默耕耘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公司青年技术员工的学习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