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定忠
2022年8月2日,又是一个密不透风、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室外温度35℃,持续的高温让人坐立不安。但在贵州金元鸭溪电厂脱硫集控室里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紧盯着监视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的1b氧化风机各项运行参数:设备运行时间4小时,氧化风机膨胀端轴承温度63℃,回油温度61℃,供油温度43℃,温度已经稳定2小时,轴承温度降低19℃,氧化风机安全稳定运行了!
困扰该厂多年的“顽疾”——氧化风机膨胀端轴承运行温度一直在报警温度以上运行的问题,终于彻底得到解决!
2014年,鸭溪电厂脱硫系统共改造8台氧化风机,投运以来,氧化风机膨胀端轴承温度一直在高限运行,严重危及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尽管质保期内厂家人员多次处理温度高限的问题,但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2021年3月,鸭溪电厂“李定忠工匠工作室”针对该“顽疾”问题成立了“党员创新攻关小组”,制订了润滑油进行外置冷却,降低供油温度、提高汽封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等一系列降低轴承温度的措施。虽然氧化风机膨胀端轴承运行温度降到了报警温度以下,但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风机温度随时还会升到报警温度以上。“顽疾”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到!
面对困难,以遵义工匠——李定忠为首的“党员创新攻关小组”成员没有畏难、没有退却,他们坚持每天对运行的风机进行监测,对备用的氧化风机反复解体、组装,总结装配工艺,研究、吃透风机的设计原理、部件结构情况,看看哪些地方还能改进。经过400多个日日夜夜的观察研究,他们终于摸清楚了导致风机膨胀端轴承温度异常高的根源——风机进口端空气经过4级高速旋转叶轮压缩,在风机出口端形成一定压力、温度120℃左右的热空气,在风机膨胀端形成一个稳定的发热源,热量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不断加热膨胀端的轴、轴承座、润滑油,最终导致轴承温度长期报警温度运行。
问题根源找到了!攻关小组的成员来不及高兴、庆贺,他们马上针对问题制定了有效措施:一是在膨胀端主轴上加装自创新型“变风盘”,把热风从轴向吹改为径向吹,迫使热风不直接吹在轴承座上;二是在膨胀端轴承座靠风机侧加装创新型冷却水箱,隔绝热风加热轴承座;三是“反常规”给风机出口风壳加保温,从而隔断风壳向轴承座的热辐射;四是油箱加装内置冷油器,进一步降低供油油温。技术改造很快完成,2022年8月2日中午12:00,1b氧化风机开始试转,氧化风机温度在crt上的曲线始终保持一根直线,稳稳的稳定在63℃运行,大大超过了预期效果,此时,攻关小组成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未的笑容……
据悉,近三年以来,鸭溪电厂坚定不移实施国家电投集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形成职工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同时,该厂把小改小革作为创新创效的一项重要工作,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小创造、小革新活动,实现解难题、提效率、增效益。一项项“小改革”、一个个“金点子”,以其“小、实、新”的优势,在提高工效、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以来,该厂完成重大公关项目23项,创新创效、修旧利废项目120余条,征集职工合理化建议200余条,“五小”成果30余件,合计为企业增利8000万余元,16个项目荣获省部级和行业级创新成果表彰,获取国家实用专利10件,受理国家发明专利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