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专题专栏
 
活动类专题
新闻类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安全管理拒绝“灯下黑”
发布时间:2024/5/6 11:32:04

广东新能源公司 洪松

灯下黑原指照明时由于被灯具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阴暗区域,现引申为“人们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没有看见和察觉”。古今中外皆有灯下黑的说法,例如,中国古代的谚语“灯台不自照”以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都蕴含了“灯下黑”道理。

在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中,这种灯下黑的现象尤为常见。例如春季安全大检查,我们通常会开展场站自查、再由专业部门或安监部复查等多轮次的排查,但一到交叉检查、上级检查时就还是会发现种种问题,而且是那种显眼的、常规的问题,这显然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留下了“灯下黑”空间。

人们往往会因为过于关注那些重点问题、典型问题、专项问题而忽略了其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潜藏巨大风险的细节和小隐患,但这些不显眼的细节会在关键时刻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安全管理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险点,杜绝灯下黑。想要避免灯下黑,就得从风险的全面识别、评估和有效控制、加强员工培训、完善安全制度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明亮的光线下和阴影处都能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

安全管理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包括对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流程以及员工行为的全面检查。特别要注意那些看似平常但可能隐藏重要信息的事物和事件,防止灯下黑现象的发生。

通常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因失误”,而员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主动识别并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培训也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设备、遵守安全规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确保安全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巡检设备等,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有效的沟通有助于防止因信息不畅导致的灯下黑现象,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降低灯下黑现象的发生概率。

灯下黑是一种对安全管理中易被忽视问题的警示,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通过定期回顾和评估安全管理的效果,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灯下黑现象的出现,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安全要有意识 更要有能力 [04-18]
愿你成为人生大赢家 [04-30]
合规管理创造价值 [05-06]
安全莫随意 [05-06]
把“小事”化大 把“大事”化小 [05-06]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05-06]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