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电厂 陈升连
如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就是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作为一名党员,“六个坚持”能熟记于心,但总是不知如何知行合一,也没更多的去思考过“六个坚持”与我们平凡人生有什么关联,集团公司的一次学习培训机会,老师对“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了剖析讲解,让我彻底的明白了“问题导向”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打开瓶颈工作的突破口,因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形成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并做出新的成绩。
“要善于把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里,随着成长、岗位晋升,甚至经营家庭、育儿等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层出不穷、愈加复杂,然而解决问题是前进和成长的唯一途径,解决问题也需要智慧。
“跳出”问题会发现问题并不是问题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了,写作业特别慢,常常要干到晚上10点左右,动动这摸摸那,感觉就跟凳子上有钉子一样,怎么催都没用,让家长忍不住想暴走抽一顿。然而理智告诉自己不能,下来沟通后发现她说她不会做,干脆针对不会做这一问题直接批评孩子为啥不好好听课?为啥那么笨不会做呢?那么做的后果显而易见的将是两败俱伤。如果我缓一缓,重新去屡屡问题的关键所在,发现孩子好动是性格使然,发现她作业写得慢是老师要求写字写得标准、计算步骤写得标准,花费了较多时间,确实学校的任务量也比较多,但孩子知识点基本能掌握,并不是完全不会做这一原因,于是未采取干预措施,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熟练后速度自然就提升了,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后作业节奏和效率了,如此处理让人乍看我是个不太靠谱的妈妈,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不把孩子的“慢”当问题,而是把“慢”变成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可以自由掌控、自己选择到底要不要“慢”一点,当我跳出问题的框架去思考,收获了孩子给我的意外惊喜。
“跳出”问题给无解的问题撕开一个口子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乘船渡江,不小心佩剑掉入江中,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方便他下船后沿着记号下水找剑,显然最后没有找到剑,楚人刻记号找剑是就出现的问题立刻解决,这样常常受到思维局限,立刻解决无非就是他的刻记号或者立刻跳入水中找剑,如果楚人缓一缓,去思考会发现刻记号找不着剑,立刻跳入江水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问题就是需要有一把剑,完全可以再置一把呀,问题迎刃而解。
系统某单位一位班长说他遇到一个难题,他的班组员工年龄大、没有激情,他不知道要如何引导。然而,在全体学员“跳出”问题重塑问题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他的班组问题本质所在:“班组员工年龄大没有激情”。人们通常认为年龄大没有激情是合理的,即将退休的员工老态龙钟、躺平、按部就班干工作是可以被接受的,并不是问题,问题无解。而这个班长始终认为老员工没有激情影响了年轻人,经过了解发现他的班组年龄结构有老中青,年龄结构挺合理,他苦恼的根源其实是班组的生产任务完不成,进一步分析发现是老员工背了“锅”,老员工有技术、有经验,安排的任务都能放心、高质完成,但很多任务年轻人无法去完成和担任,于是很显然“班组员工年龄大没有激情”的问题就变成了“年轻人无法很好完成任务”的问题,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变成了要解决年轻人的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中,组织的管理、设备的运维护和故障处理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跳出”问题本身,系统的去调查研究,清晰的定义问题,重塑问题,会让很多问题变得不是问题而轻松化解、很多无解问题不再是难题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