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电厂 王鹰空
贵州省内煤电企业当前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首先,能源结构调整显著,火电装机占比已降至44%以下,而新能源装机,包括水电、风电和光伏,占比超过56%。其次,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023年新增装机400万千瓦,预计2024年将新增45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格局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第三,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火电企业的转型发展,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鼓励火电企业通过多能互补模式配置风光资源,建立火风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同时,环保要求的提升也对煤电企业提出了更高标准,需要企业加大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市场化交易成为煤电企业的重要考量。贵州省内电煤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导致煤电企业发电成本增加,而电力用户对电价让利的诉求强烈,这要求煤电企业在市场化交易中寻找平衡点,以保持竞争力。贵州省煤电企业正面临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快速发展、环保要求提升以及市场化交易等多重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新形势下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国家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方面的规划和思考主要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功能定位、供需特性、产业基础、结构形态、市场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重点包括构建功能完备、品种齐全的市场体系,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系统安全充裕、灵活互动的市场机制,以及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等。
而当前电力市场改革的最新走向体现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电力市场功能和交易品种的丰富、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扩大以及电力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
所以在当前电力市场下,煤电企业需转变功能定位,从传统的基础负荷电源向基础性、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同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构建电力市场体系、推动煤电清洁低碳化发展、煤电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提升煤电灵活性、落实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加强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衔接等策略,实现能源保供、赢利和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火电用煤市场现状显示火电装机容量、煤炭消费量、火电发电量均呈增长趋势,但煤炭价格有所回调。政策导向将推动火电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绿色发展。预计到2025年,电力用煤需求仍有一定增量,但受水电、新能源发电份额的挤占,电煤价格中枢相对稳定。针对金沙县域内的电煤市场,由于受省能源局政策安排的影响(2024年8家火电厂介入,2025年将增加到14家),2025年的电煤采购抢量控价还需更加策略应对。
贵州省正积极推动支撑性煤电项目的等容量替代建设,以实现高参数大容量煤电机组的建设。这一措施旨在通过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旧煤电机组,建设参数更高、单机容量更大的新机组,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根据相关政策,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以60万千瓦级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为主,鼓励建设100万千瓦级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此外,新建煤电机组需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以满足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个人看来,针对贵州当前的电力能源结构和市场环境,煤电企业应强化营销分析管理,建设优秀营销队伍,适应电力市场体系变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参与,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加速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实施品牌战略,做实政策营销,做深精准营销,拓展盈利模式。
煤电企业想要在当前形势下持续迸发火力,需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煤电灵活性改造经验,优化纯凝、供热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开展有关标准制定和修编工作,同时做好煤电灵活性改造机组运行维护和寿命管理,加强关键部件检验检测,适当预留调峰安全裕度,以适应电网负荷需求的变化,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加强运行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重点关注燃烧失稳、管道超温、振动异常等现象,并加强日常巡检,及时治理阀门卡涩、管道泄漏、积灰堵塞等隐患,加强检测检验,综合开展设备疲劳劣化、水蚀磨损等情况的寿命评估,提升设备可靠性。调峰和检修同样是确保设备可靠性的必要举措,根据机组的调峰幅度、调峰时长、调峰频次,采用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模式,统筹电力供应和设备检修需求。对调峰幅度深、频次高的机组,要加密检修周期、扩大检修范围、增加试验项目。
面对波橘云诡的市场变化和日益严峻的份额占比,作为火电老厂的黔北电厂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025年,是黔北电厂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黔北电厂既要抓好在运机组的安全生产经营创效,更要抓实柳塘煤电项目的各项新建工作。这是我们当前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黔北电厂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