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水电厂 魏红
在贵州蜿蜒的山水间藏着数不清的故事,而水电事业,正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在这一篇章里,林福凯用二十多年的时光,在水电领域刻下了独属于自己的英雄传奇。
1998年夏天,骄阳似火,蝉鸣阵阵。20岁出头的林福凯,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憧憬,踏入了贵州省罗甸县水利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建设科的一名施工员。工地条件艰苦,没有舒适的办公室,只有漫天的尘土和酷热的阳光。但林福凯眼里闪着光,他一头扎进工作里,白天跟着前辈们在施工现场奔波,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翻看专业书籍。不管是烈日把皮肤晒得黝黑,还是暴雨打湿了衣衫,他都雷打不动地坚守岗位,认真核对每一个数据,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他心里清楚,自己参与的工程,会影响无数人的生活,这份责任重如泰山。
慢慢地,林福凯的努力和专业得到了认可。2003年1月,他被任命为管理科科长。新官上任,他面临的是一团乱麻般的管理流程和效率低下的工作状况。但林福凯没有退缩,他天天泡在办公室和施工现场,和同事们促膝长谈,了解问题所在。之后,他大刀阔斧地优化流程,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在他的带领下,管理科从一盘散沙变成了一支高效的队伍,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林福凯也成了同事们口中的“靠谱领导”,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里却像兄长一样照顾大家。
林福凯的冒险精神,让他不会满足于现状。2006年8月,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入贵州中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落脚河水电站,从最基层的值班员做起。新环境、新挑战,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水电站里机器轰鸣,线路错综复杂,林福凯却像发现宝藏的探险家,充满好奇和热情。他跟着老员工,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地熟悉,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摸索,遇到不懂的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短短一年多,他就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好学的态度,晋升为专职工程师,负责电站的技术工作。面对技术难题,他常常废寝忘食,查阅各种资料,和团队反复研讨。他提出的改进措施,就像给电站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电站运行得更加稳定、高效。
2009年5月,林福凯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被任命为落脚河水电站站长。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一个电站的稳定运行,不仅关乎发电任务,更关乎员工的安全和家庭。他一头扎进工作里,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强化员工培训,提升团队凝聚力。在他的努力下,落脚河水电站成了行业内的标杆,安全文明生产搞得有声有色,连续多年实现零事故。
林福凯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敢尝试的劲儿。2018年初,一个消息打破了电站的平静,国家水利部在开展绿色小水电站申报工作。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很多电站都在观望,可林福凯却眼前一亮,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他想,这不仅能提升电站形象,还能为绿色发展出一份力。于是,他主动联系贵州省水利厅,详细了解申报条件和流程。那段时间,他像上了发条的机器,白天忙着电站的日常工作,晚上熬夜准备申报资料。为了争取总厂的支持,他多次跑到厂里汇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19年1月,落脚河电站成功获批国家水利部颁发的绿色小水电站,成为国家电投第一批获此殊荣的电站。那一刻,林福凯和团队欢呼雀跃,3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同年4月,又一个挑战摆在了林福凯面前。贵州金元水电板块计划7月底召开生产管理提升现场会,林福凯得知消息后,第一个站出来争取把会议安排在落脚河电站。当时,有其他电站的现场条件和环境比落脚河电站更成熟,但林福凯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展示电站实力和团队精神的好机会。五一假期,别人都在休息旅游,林福凯却带着员工在电站里忙碌。他们走遍每一个角落,排查问题,制定治理方案,编制预算。最终,他们按时完成任务,会议顺利定在了落脚河电站。
会议筹备期间,任务艰巨。生产现场要整治,软件管理要提升,还正值汛期,电站防汛安全不能有丝毫马虎。林福凯白天带着大家在现场挥汗如雨,晚上组织讨论软件工作。到了深夜十一二点,他怕员工太累,就让大家回去休息,自己独自到大坝值班,盯着泄洪情况。就这样连续奋战了五十多个日夜,现场会顺利召开。会上,落脚河电站出色表现得到了贵州金元领导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评价。那一刻,林福凯望着台下的同事们,眼眶湿润了,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欣慰和自豪。
林福凯的努力和成绩,领导和同事们都看在眼里。2020年6月,经厂党委会讨论决定,他被调到总厂维护部任主任,成为单位第一个从电站调至总厂担任部门主任的人。在新的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那股拼劲,带领团队不断提升黔北水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连续三年,黔北水电厂机组等级检修在贵州金元水电板率先完成,各电站缺陷消除数量大幅增长,从2019年的三百多条增长到这几年平均约两千条。
这些年,林福凯获得了很多荣誉,从1999年度罗甸县水利公司先进个人,到遵义市五一劳动奖章,他几乎每年都在荣誉榜单中,但他从不把这些荣誉当资本,依然像刚入行时一样,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充满追求。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激励着同事们在水电事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7年风雨兼程,林福凯的足迹印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从罗甸县水利工地的青春岁月,到落脚河水电站的激情燃烧,再到统筹全局的维护部主任,他像水轮机里的转轮,永远保持着向前的动能。当万家灯火点亮群山,林福凯依然在消缺路上跋涉,那些被岁月磨出老茧的双手,那些深夜里孤独坚守的身影,都在诉说着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平凡岗位上的极致坚守,本就是最动人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