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能源公司 梁绍佳
我有一个非推荐不可的诗人,“余秀华”。
总爱在黄昏时分来访的蒙蒙细雨,像余秀华的诗句一样不讲道理。我抱着诗集躲进文昌阁的茶亭,恍惚听见她在诗里说:“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贵阳,这座山城的天气像极了她横冲直撞的修辞。晨雾未散时去黔灵山看猴,忽而云破天开,满山的樱花就亮成她笔下的“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正午在电台街啃丝娃娃,暴雨骤降,红酸汤里浮沉的折耳根突然变成“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贵阳的天气永远拒绝天气预报的规训,就像余秀华永远在挣脱语言的枷锁。
余秀华的精神状态,深深的感染着我。她身体有残疾,生活中遭遇诸多磨难,可在她的诗里,我看不到丝毫的自怨自艾。她大胆地爱,热烈地表达,即便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依然能在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这让我想到贵阳多变的天气,虽说 “天无三日晴”但贵阳并没有因此失去魅力,反而在这阴晴变幻中,孕育出了独特的韵味。余秀华也是如此,生活的阴霾未曾掩盖她灵魂的光芒,反而让她的诗更加熠熠生辉。
每当我心情低落,或是被生活琐事绊住脚步时,读一读余秀华的诗,她让我明白,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不必被世俗的规则束缚,要像贵阳的气候坚守自我特色一样,坚守内心的热爱,大胆地去表达、去生活。在她的诗里,我找到了勇气,也找到了那个渴望自由、真实的自己。
余秀华与贵阳,一个用诗词,一个用气候,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保持本真,方能在这纷繁世界,寻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现在我的背包里总装着《我们爱过又忘记》,封皮被空气里的雾气浸得微卷。余秀华说“诗歌是摇摇晃晃的她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时,充当的拐杖”,那些带着毛边的、不规整的、炽烈的诗句,正把无数个摇摇晃晃的黄昏,锻造成可以别在衣襟上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