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刘发义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犹如一座明灯,为各行业作风建设和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在电厂的日常运营与管理中,必须将这一精神贯穿于检修维护、隐患排查、定期工作、安全管理以及设备文明生产治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严谨务实的作风,共同塑造一个安全、高效且文明的现代化企业。
以务实作风奠定检修维护的基石
设备检修维护是确保电厂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招”。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检修方式,要求检修团队以“严格、细致、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台设备。从检修方案的实地勘察与精准研判,到检修过程中零部件的精细拆装与隐患的彻底消除,再到验收环节的严格把关与闭环管理,每一步都需建立明确的责任清单,确定检修人员、技术标准及完成时限。通过实施“检修质量追溯制”,将检修质量与绩效紧密挂钩,从而激励工作人员摒弃敷衍态度,以“零缺陷”的标准提升设备健康水平,确保机组的稳定与可靠运行。
以担当精神密织隐患排查的网络
隐患排查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坚决克服麻痹大意与侥幸心理,构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闭环”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领导干部需率先垂范,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走动式管理”,以此带动职工积极查找设备隐患、管理漏洞及环境风险。同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设备运行参数与作业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隐患的及时发现、预警与处置。对于排查出的隐患,实施“挂号销号”制度,明确整改责任人、措施与期限,并定期开展“回头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隐患彻底清零,确保安全风险在隐患形成前得到有效管控,隐患在萌芽状态被及时消灭。
以长效机制提升定期工作的效能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长效机制的建立,这与电厂定期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不谋而合。电厂应对设备巡检、试验校验、安全培训等定期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与考核细则,避免工作的随意性与重复性。例如,设备巡检应遵循“定路线、定项目、定标准、定周期”的“四定”原则,巡检人员需配备智能巡检仪,实时上传巡检数据,确保巡检过程可追溯;安全培训则定期开展案例分析、应急演练与技能比武,以实战化导向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将定期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轨道,形成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电厂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
以纪律意识严守安全管理的红线
安全是电厂的生命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电厂应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将安全考核与评先评优、薪酬待遇紧密挂钩,对违规违章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月”“党员安全责任区”等活动,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营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浓厚氛围。同时,强化安全监督执纪,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领导干部带班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失职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以严明的纪律筑牢安全管理的坚固防线。
以清廉之风涵养文明生产的良好生态
设备文明生产治理是电厂形象的“窗口”,也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的具体体现。将设备文明生产与廉洁风险防控相结合,在设备采购、物资管理、工程建设等环节,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与廉洁从业规定,坚决杜绝利益输送与浪费现象。加强设备外观治理,对厂房设备进行亮化、美化、规范化改造,确保设备标识清晰、管线排列整齐、环境整洁有序;推行“绿色检修”理念,减少检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实现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生产环境,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电厂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清风正气凝聚人心,齐心协力共铸辉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需始终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统领,将作风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狠抓管理、强化基础、保障安全,努力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能源事业的稳定与繁荣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