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从血色记忆里读懂信仰的重量
发布时间:2025/8/20 10:50:14
陕西新能源公司 李承泽
踏入息烽集中营旧址的那一刻,青石板路上的斑驳仿佛还印着八十余年前的足迹。灰墙黛瓦间,阳光穿过窗棂投下的光影,与史料馆里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镣铐交织,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作为青马工程学员,站在这片承载着血色记忆的土地上,触摸的不仅是历史的肌理,更是信仰在绝境中淬炼出的温度与重量。
息烽的“冷”,藏在深山孤营的隔绝里。这座被称为“大学”的集中营,曾关押过杨虎城、马寅初等千余名爱国志士,他们中既有运筹帷幄的将领,也有执笔为刃的文人。潮湿的囚室里,铁链与墙壁碰撞的声响,曾是反抗最倔强的节奏;审讯室的灯光下,皮鞭与血肉相搏的痕迹,却从未磨去“宁为玉碎”的骨气。息烽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都在诉说:信仰不是口号,是面对酷刑时“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决绝,是明知前路无光却依然“薪火相传”的坚守。
在这里,信仰的“重”,体现在细微处的坚守里。狱中志士用缝衣针在草纸上刻写的《挺进报》,字里行间是对解放的渴望;难友们传递的“狱中公约”,约定“不暴露组织、不连累同志”,是对信仰最朴素的践行。他们中有人本可以凭家世享尽荣华,却选择“为真理而死”;有人本可以在威逼利诱下苟活,却用生命诠释“忠诚”二字。这种重量,让我们在青马工程的实践中愈发清醒:当代青年的信仰,不必在酷刑中检验,却要在日常的抉择中坚守——是面对学业压力时的“不放弃”,是面对社会诱惑时的“不迷失”,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不犹豫”。
青马工程教会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而息烽的寻迹之旅,让这份力量有了具象的载体。那些在绝境中依然歌唱的志士,那些在黑暗里依然仰望星空的灵魂,他们的信仰早已超越了个人生死,化作民族精神的基因。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讨论“青年如何担当”时,息烽的答案清晰而有力:信仰的重量,在于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自觉,在于将“理想”转化为“行动”的坚定。
从息烽的血色记忆里走出,信仰的重量已化作前行的力量。作为陕西新能源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虽不像先烈那样直面生死考验,但在财务的岗位上,我同样能感受到信仰的光芒。每一笔账目的清晰记录,每一项财务规划的精准实施,严格落实国家电投集团“一分钱”行动,通过专业能力使每一分钱成为点亮绿色能源的星星之火,从测算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到保障电站运维的资金调配;从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到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节省每一分资金。作为新时代的财务人,我将继续以“铁算盘”精神把好资金关口,用专业能力为新能源项目保驾护航,让每一分钱都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财务力量赋能能源革命,用数据报表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信仰答卷”。
以息烽精神为炬,以青马初心为引。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大局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马人”的责任与担当;以严谨据实为帆,以预算融资为舵。为实现“均衡增长战略”及“双碳目标”在绿色能源的大海中稳重前航。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乡脉如河 [08-20]
一江碧水映青山 满目风光化“金银” [08-20]
在协作与挑战中书写青春序章 [08-20]
拉练纪实 [08-20]
焊花里的成长 [08-20]
以青春之名,点亮绿色未来 [08-19]
初秋的风吹到了威宁 [08-19]
今天,我与金元握手 [08-19]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