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     联系我们
企业文化
 
“和”文化
金元特质文化
行为规范
员工天地
文艺沙龙
书画摄影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文艺沙龙 > 正文
在黄土地上绽放的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8/28 20:48:25

广东新能源公司 李雨泽

合上《平凡的世界》,我仿佛看见双水村窑洞的灯火在黄土高原的夜风中摇曳,听见东拉河的流水潺潺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路遥笔下的这个世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在平凡的褶皱里藏着一代人滚烫的生命力。当少安在砖窑前擦去额头的汗水,当少平在煤窑深处仰望星空,这些平凡的身影用双手托起了生命的重量,在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平凡者的史诗。

在苦难中开凿希望的矿道

孙少平的求学之路犹如在悬崖绝壁上攀援,当他在县城中学领取"非洲人"的绰号时,当他在建筑工地捧起书本时,这个青年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虔诚。他背着铺盖卷走出双水村的背影,恰似无数农村青年突破命运桎梏的缩影。在黄原桥头揽工的日子里,他背着百斤重的石头爬上脚手架,却在深夜用报纸铺就的"书桌"前,让思想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翱翔。这种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负重中前行的姿态,正是平凡生命最动人的姿态。

田晓霞的牺牲不是悲剧的终章,而是理想主义的永恒定格。当她纵身跃入洪流的瞬间,这个如向日葵般灿烂的姑娘完成了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诠释。她留下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这些文字如同火种,照亮了少平,也照亮了所有在平凡中坚守理想的人们。

在尘土中培育生命的春天

孙少安的砖窑从三次起落中崛起,这个情节堪称中国农民创业史的微型缩影。当第一次烧砖失败,他蹲在窑口看着满地废砖,这个场景让多少创业者看见自己的影子。但他擦干眼泪重整炉灶的决绝,展现了中国农民特有的韧性。当砖窑终于冒出青烟,那不仅是砖块的烧制,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对命运的反击。

郝红梅从地主女儿到小学教师的蜕变,犹如蝴蝶破茧。她在集市上摆摊卖饺子的身影,在漏风的教室里教孩子们识字的场景,构成最朴素的生命赞歌。这个曾经因偷手帕而跌倒的女子,用十年光阴在黄土地上走出自己的救赎之路,证明生命的尊严不在于出身,而在于如何站立。

在平凡中构筑精神的殿堂

田福军在黄土高原的跋涉,将改革春风吹进每个村庄。他蹲在田间听老农算账的身影,在破旧窑洞里与村民围炉夜话的画面,勾勒出真正的人民公仆形象。当他在暴雨中查看灾情,泥水浸透鞋袜却浑然不觉,这种将百姓冷暖系于心的情怀,让"为人民服务"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象为田间地头的关怀。

金波在军马场放声高歌的场景,是全书最富诗意的画面。这个牧马人对着空旷的草原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歌声穿越雪山草原,将一个普通士兵的情感升华成永恒的艺术。这种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美的能力,正是平凡世界最珍贵的馈赠。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回望,双水村的窑洞依然在风中矗立,但那些在黄土地上耕耘的身影早已化作精神丰碑。他们教会我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征服星辰大海,而在于将每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篇。当我们在写字楼里敲击键盘时,当我们在地铁上阅读书籍时,这种精神始终在血液中流淌。平凡不是平庸的代名词,而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责任编辑:临时责任编辑 1 关闭窗口 1 回到顶部
相关文章
聚力前行向未来 [08-27]
暗房显影 [08-27]
聚光灯外,暖光常伴 [08-27]
当钢索成为灵魂的尺子 [08-27]
不被工作定义的诗意生活 [08-27]
绿链织就零碳网 重卡满载绿意行 [08-26]
蜕变之路 [08-26]
银幕上的民族之痛 [08-26]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贵州金元报
《2013足迹》 | 《2014足迹》
版权所有: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邮编:550081)
黔ICP备10200931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306号
技术支持:贵阳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维稳信访工作联系方式
单位: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
接访部门:办公室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北路296号
电子邮箱:zengying@jyep.cn
投诉电话:0851-86992728   869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