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链公司 郑焬
初到贵州金元绿链公司报到那天,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二上午。办完入职手续后,我翻阅着公司的简介手册,虽然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这些专业名词此前对我来说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但通过手册中详实的介绍,我开始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绿链公司的绿电交通发展始于2019年5月贵州首台电动重卡在金能工贸成功路测,这次路测成功坚定了公司发展绿电交通的决心。2022年4月,绿链公司正式成立。2023年10月,在“电动贵州”政策的加持下,公司的绿电交通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6座、充电桩143台,推广电动重卡3228辆,总装机规模11.28万千瓦,占据贵州省8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规模全省第一的行业领军企业。凭借突出成绩,绿链公司成为国家电投“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单位和“电动贵州”战略落地首家牵头示范单位。
绿链公司推广的电动重卡较传统燃油车型具有显著优势:在经济性方面,每100公里可节省运输成本123元,降幅达41%;在环保表现上,单车全生命周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1吨。这些电动重卡均通过70万公里军车级严苛测试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满足短途运输业务需求。从运营成本到环境效益,再到实际使用性能,电动重卡都展现出了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型的竞争优势。绿链公司以电动重卡为媒介,充换电智慧场站为基点,编织了一张绿绿电交通补电网络。充换电智慧场站除了提供大功率双枪直流充电服务外,还能够在3-5分钟内完成无人快速更换动力电池,致力推进“车-桩(站)-网”一体化绿色交通发展,开发基于电动重卡配套充换电站用能调度平台。
第一次走进清镇卫城智能充换电站,这个占地不足300平方米的智慧场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台320kW大功率充电桩整齐排列,每台设备都配备了一对直流充电枪。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充电桩正面配备的智能显示屏,上面清晰地展示着充电桩的实时状态:当前电价、电池健康管理等关键参数。作为绿链公司新建成的公共充换电智慧场站,卫城站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处处体现着集约化、精细化设计的智慧。场站采用了合理的模块化布局,变压箱、充电桩、值班室、以及出入口等,都保持着科学的安全距离,错落有致又协同配合。
除了面向社会提供智能化充换电服务的公共站点外,绿链公司还专门为电厂内部运营的电动重卡打造了专属充换电服务体系。
入职不久,我有幸实地参观了鸭溪电厂、黔北电厂的充换电智慧场站,这些专属场站为厂内电动重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充换电服务。走进专属场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智能充电桩和自动化换电设备,每个充电桩都配备了防雨盖和状态显示屏,操作界面简洁明了。站内安全设施一应俱全,从消防器材到监控系统都经过精心布置,确保场站运营安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场站与电厂生产系统充分融合,使得电动重卡在运输作业间隙能够快速完成充换电,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又实现了绿色运输。这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绿链公司不仅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更在重新定义传统工业的能源使用方式,实则在为高耗能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革命正在从理念走向实践。站在充换电智慧场站内,看着电动重卡有序的驶进驶出,我仿佛触摸到了绿色能源时代的脉搏。作为绿链公司的新人,我倍感荣幸能参与这场能源变革,也深知肩上责任之重。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绿电交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企业使命,全力以赴为绿色交通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