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溪运营 张红
2025年9月3日上午,作为鸭溪运营燃料管理部的一员,我和部门全体同事齐聚在部门党员活动室,共同收看“9·3”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直播。
当天安门广场第一声礼炮轰然炸响,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身旁的党员低声感慨:“听听这动静,这是八十年前抗战烽火的回音啊。”我瞬间领悟,这礼炮不只是声响,它像一扇大门,猛地开启了通往八十多年前战火岁月的时光通道。
很快,阅兵分列式开始,徒步方队迈着步伐走来,那步伐整齐得如同一个人,脚步声汇聚一起,恰似大地沉稳有力的心跳。同事拍拍我的肩说:“好好瞅瞅他们的脚。”我满心疑惑地凝望,只见一双双擦得光亮的军靴,沉稳有力地踏击地面。同事嗓音低沉却坚毅:“咱们如今的子弟兵脚步齐整豪迈,可当年咱的革命先辈们,同样迈着坚定步伐,只不过他们穿的是草鞋,走的是被战火燃遍、满是焦土弹坑的残酷战场。”
听了这番话,我的呼吸都不由凝滞了,恍惚间,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另一个场景:在满是泥沼的道路上,无数穿着草鞋的战士艰难跋涉,他们的草鞋早就磨穿,双脚被磨破,鲜血不断渗出,洇进脚下的泥土,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始终咬着牙,眼神坚毅地奋勇向前。
我的思绪纷飞,透过电视中军人笔挺崭新的军装,好似看到了当年战士们打着层层补丁的粗布衣衫;透过士兵手中锃亮先进的钢枪,仿佛瞧见了陈旧简陋的汉阳造步枪;透过无人机方队,我好似目睹了当年战士们费力拖拽着山炮,在湿滑泥路中拼命前行。两个不同时空,在这个瞬间奇妙地重叠交融。我一下子深切地感悟到,我们与革命先辈并非是被历史课本生硬分隔开的两代人,我们是他们用热血生命开拓之路的延续,是他们当年未竟理想与壮志在新时代奏响的崭新序曲。那些往昔孤独又勇敢无畏,朝着使命执着冲锋的脚步,其实一直未曾消逝,它们正透过岁月,与此刻我们的步伐紧紧重合。
当电视镜头扫过观礼台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颤颤巍巍抬手敬礼。看着他那只满是老年斑、枯瘦却努力举着的手,我的眼前突然出现重影——我好像看到了他风华正茂的模样,看到他年轻时雄姿英发,双手紧握着钢枪与日寇浴血拼杀,看到他在枪林弹雨中,伸手奋力搀扶受伤战友。这时,同事轻声发问:“你们说,他敬礼,是敬给往昔并肩牺牲的老战友,是敬给此刻坐在荧幕前的我们,还是敬给肩负未来的新一代呢?”
我的心被深深触动,心中翻涌的并非哀伤,而是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和历史与未来紧紧相连的情感。我下意识环顾四周,这才惊觉,大家神情肃穆,眼神里满是庄重。
阅兵直播结束,党员活动室里有短暂的寂静。紧接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我环顾四周看着大家,他们平日工作忙于煤质掺配、记录煤质数据、签署单据、现场谈判等,但现在我才明白,各自的工作承载着多么厚重的历史寄托。那是自往昔峥嵘岁月传递而来的责任,是像从草鞋到军靴的装备更迭,土枪到导弹的技术跨越一样,是前辈们的牺牲奉献,传递到了我们手中,让我们迎来新生与发展。我们过去总以为自己只是历史的旁观者,是被动阅读先辈故事的受众,可今天才晓得,我们本身就是历史不断演进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我们站在时间长河中,就是一座桥梁,一边连接着先辈们的牺牲,让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一边连着光明未来,努力前行走向复兴强盛。而我们鸭溪运营燃料管理部员工,立足岗位,全力做好电煤保供,保障机组安全稳定,就是对这份传承最掷地有声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