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电厂 胡其河
人生如一场没有返程的漫长旅程,沿途的风景不断更迭,而身份的转变,便是旅途中最清晰的里程碑。从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儿子,到与爱人并肩同行的丈夫,再到为孩子遮风挡雨的父亲,每一次身份的切换,都伴随着责任的重塑,也推着我在时光的褶皱里,慢慢蜕变成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自己。
儿时的我,是父母世界里的“小王子”。那时的天空总显得格外澄澈,责任于我而言,不过是放学回家时,把温热的水杯递到父亲手中;是考试结束后,捧着印着红勾的成绩单,看母亲眼角笑出的细纹。我习惯了在父母的羽翼下安然度日,以为日子会永远这般顺遂无忧,直到某个黄昏,我无意间发现父亲鬓角的白发竟已连成一片,母亲弯腰做家务时,腰杆也不如从前挺拔。那一刻,“儿子”二字突然有了重量——它不再只是一个亲昵的称谓,更是一份“长大后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的承诺。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学着体谅父母的不易,学着在他们疲惫时递上一张纸巾,在他们唠叨时耐心倾听,这份觉醒,让我第一次触摸到“担当”的模样。
后来,我牵着爱人的手走进婚姻,多了“丈夫”这个新身份。责任的维度,也从“被照顾”变成了“双向奔赴”。不再是只顾自己喜好的少年,而是学会在加班晚归时,轻手轻脚地为她掖好被角;在她生病时,笨拙地照着食谱熬煮小米粥,哪怕粥水偶尔糊底;在生活中遇到分歧时,先放下固执的己见,认真听她把话说完。柴米油盐的琐碎里,藏着最真实的温暖;风雨同舟的陪伴中,我慢慢懂得,“丈夫”的意义,是包容,是付出,是让她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能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如今,怀里多了一个小小的生命,“父亲”这两个字,成了我最珍视的身份。责任变得沉甸甸,却也满是暖意:是深夜里一次次从睡梦中醒来,轻轻为孩子换好尿布,生怕动作重了惊扰他的美梦;是孩子学走路时,弯腰扶着他的小手,看着他摇摇晃晃迈出第一步时,内心涌起的欢喜与感动;是第一次听到他含糊地喊出“爸爸”时,眼眶瞬间湿润的酸涩与幸福。我开始学着规划长远的未来,学着把烟瘾戒掉,把熬夜的习惯改掉,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悄悄影响着这个小小的生命。这份责任不再是被动承担,而是主动奔赴——我想成为他的榜样,想让他眼中的世界,因我而多一份光亮。
从儿子到丈夫,再到父亲,身份在变,责任的重量在增加,但内心的力量也在不断生长。这些身份从不是束缚,而是时光赠予我的勋章,每一道纹路里,都刻满了爱与成长。往后的旅程,我会带着这些勋章继续前行,在责任里坚守,在爱里温柔,活成自己曾经向往的模样。